约7170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4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书写(填涂)在答题卡正面和背面的规定位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处。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改字液、修改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锐不可当。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徽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霄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甲)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乙)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丙)“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丁)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3分)上面语段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弥高(mí) B.秩序(zhì) C.卓越(zhuó) D.校补(xiào)
2.(3分)上面语段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典籍 B.抱歉 C.深霄 D.硕果
3.(3分)上面语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锐不可当 B.目不窥园 C.心不在焉 D.群蚁排衙
4.(3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
B.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文化的救济
C.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D.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文化的救济药方
5.(3分)与上面这段文字的体裁不同的一项是( )
A.《散步》 B.《白杨礼赞》 C.《老王》 D.《怀疑与学问》
6.(3分)【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括号中这句话应放在文中哪个位置( )
A.甲 B.乙 C.丙 D.丁
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1)萧关逢候骑,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潮平两岸阔,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崔颢《黄鹤楼》)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大道之行也》,回答8—10题(9分)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8.(2分)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与______ (2)分______
9.(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人不独亲其亲
(2)是故谋闭而不兴
10.(3分)文章阐明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什么?
(二)阅读《缓解气候变化需要碳中和技术》,回答11—14题(11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