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090字。

  辽宁省辽阳市2024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3道题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同学们须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本试题卷规定位置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及准考证号:
  2.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3.本试题卷包括4道大题,23道小题,共8页。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亘古(gèn) 取缔(tí) 幅射(fú) 忍俊不禁(jīn)
  B.龟裂(jūn) 瞭望(liáo) 魅动(rú) 哗众取宠(chǒng)
  C.伫立(zhú) 拘泥(nì) 炊烟(cuī) 穿流不息(chuān)
  D.云霄(xiào) 安详(xiáng) 顷刻(qīng) 骸人听闻(hài)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天,_______有一只风筝,就能满足一个孩于所有的快乐。高飞在天上的风等,舞步_______,伴着风儿轻点足尖。地上的人,看悠悠流云游走,看_______的风筝渐渐高去。看得久了,有一种感觉_______:是风筝在飞,也是自己在飞。
  A.只要   翩翩   摇曳   油然而生 B.如果   翩翩   摇摆   不明而至
  C.只要   姗姗   摇摆   不期而至 D.如果   姗姗   摇曳   油然而生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你的第一场阅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许是求知若渴的懵懂青春,也许是笃行精进的挑灯夜读……当你沉没其中,感受阅读带来的能量,你能听到雨打芭蕉、花鸟蝉鸣,你能看到苍山万物与大地同辉。在书里,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隅天地,它记载了宇宙运行,引发了对未来无尽的想象;它藏有包罗万象的文明与智慧,可以触及每一个自由的心灵;它带你纵观世界体察万物,延展人生的深度和厚度。去读书吧,这是与自己对话的最好方式:去读书吧,诗和远方一定不远……
  A.“隅”是量词,“与”是连词,“包罗万象”和“雨打芭蕉”都是动宾短语。
  B.“你能看到苍山万物与大地同辉。”这个句子中,“苍山万物与大地”作句子的宾语。
  C.“也许是求知若渴的懵懂青春,也许是笃行精进的挑灯夜读”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D.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它记载了宇宙运行的奥秘,引发了对未来无尽的想象。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B.《童年》中的阿廖沙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他痛恨外祖父和两个舅舅虐待小茨冈的行为,同情小茨冈和格里戈里。
  C.《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是词牌名。作者张养浩,字希文,号云庄。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我们学的《关雎》《蒹葭》分别选自其中的《诗经??周南》和《诗经??秦风》。
  (2)名著阅读。(3分)
  《水浒传》中有很多与“酒”有关的故事,阅读下表,补全表格。
  人物 故事 酒与故事的关联 探究发现
  鲁达 大闹五台山 酒令好汉狂 通过对这几个经典片段的探究.发现小说多处写“酒”有如下作用: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故事内容:烘托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
  杨志    ①   酒误好汉差
  武松 景阳冈打虎    ②  
  ③   浔阳楼吟反诗 酒添好汉愁
  5.古诗文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________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兼济天下的爱国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第6题。(3分)
  【甲】春望 【乙】旅夜书怀
  杜甫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细草微风岸,危樯①独夜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名岂文章著②,官应③老病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①危樯:高耸的桅杆。②文章著:因文章而著名。③应:想必。
  6.下面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全诗围绕“望”字展开,不仅写了所望之景,还表达了所望之情,感人至深。体现了杜甫诗作“沉郁顿挫”的风格。
  B.乙诗颔联以乐景写哀情,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C.两首诗的首联都寓情于物:甲诗用“草木深”营造出一种荒凉凄惨的氛围;乙诗借江岸渺小的“细草”和桅杆高耸的“独夜舟”暗示个人的境况和情怀。
  D.两首诗的尾联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来呈现诗人的形象,并藉以表达作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