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300字。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
  学校开展“万物有节”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前言节,中国人的诗意与浪漫,草木有节,四时有节,文人有节……
  “节”的本义是“竹节”,竹与人类的文化生活曾结下A不能分开的缘分,宋代苏东坡曾说:B“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文明智慧的承载,它zhāng(   )显着中国人的自然观,直到今天,我们的土地仍旧传出它bān(   )驳的钟声。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诗意之旅……
  1.阅读活动前言,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1)承载       (A.zài  B.zǎi)  (2)zhāng(     )显  (3)bān(     )驳
  2.根据文中A处画线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
  3.下列选项中的“居”与B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的“居”,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可久居 B.居天下之广居 C.面山而居
  【任务一:探究草木之节  完成文化展板】
  4.汉字溯源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冬生竹也,下垂者,箁箬也。”
  字形探究:从“竹”字的篆体字形判断,其属于造字法中的①      (A象形   B形声)字。
  字义探究:本意为“竹子”,如王维在《竹里馆》中写道:“②      ,弹琴复长啸。”
  引申为“③      ”,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引申为“竹简”,它的别称在诗文中也有体现,如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④      。”
  5.文化意蕴
  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渔樵闲话》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默写出与梅、松相关的诗句各一句:
  ①                 ,                 。
  ②                 ,                 。
  请你结合《渔樵闲话》和《竹石》来探究“岁寒三友”的内涵:③                
  6.民俗风情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鲁班以竹制作“纸鸢”。请同学们一起制作风筝,探究风筝文化,从下面三幅风筝图中选择一幅,从形态和主题两个方面谈谈所选风筝图的设计内涵。
  【任务二:探究四时之节  制作节气书签】
  7.春秋时期,五经之一的《尚书》确立了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等节气,这些诗意的名称,让我们在每一个浪漫的节气中,感受大自然的馈赠和生命的温暖。
  春分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话: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春雨仿佛知晓春分时节的到来,迈着轻盈的脚步,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来到人间,滋润着世间的万物。春分有雨是丰年,可谓春生美好,万物可期。
  请同学们仿照“春分”书签的示例,任选“夏至”“立秋”“冬至”中的一个节气,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完成书签制作。
  诗句:             
  诗话:             
  【任务三:探究文人之节  编写资料卡片】
  “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气是节气的核心,节气与气节,自然与社会,离不开继承与创新,让我们走进历史的长河,去探究古代文人“节”中的智慧。
  文人有节——刘禹锡资料卡
  人生遭际 诗文故事
  长安 朗州
  长安
  连州
  长安
  洛阳 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