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q 8310pb.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2024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本试题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积累与运用(30分)
学校开展“黄河,我们的母亲河”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民族之根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7分)
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所以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夏商西周三代,乃至秦汉以后的历代王朝的国都几乎也都建立在黄河流域,黄河文明成为每个时代的最高文明。这就决定了黄河文化在国家形成之前,属于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重要的主导性文化;而自国家诞生之日起,黄河文化就是国家文化。从黄河流域灿烂的新石器文化,到“邦国”文明的诞生,到作为文化基因的正统观和“大一统”观念的形成,到礼乐文明与理性人文基因的养成,再到“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充分展示了黄河文化的丰富nèi hán及其历史意义。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血脉,是中华民族之根。②千百年来,奔涌不息的黄河水哺育着炎黄子孙,孕育着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和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雄壮势、隆今昔。”滔滔黄河雄亘中原,奔流至今(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天汶口文化,黄河孕育的璀璨文明,传承至今;bǎi zhé bùnáo、自强不息,黄河锻塑的民族品格,坚守至今。继往开来,让我们在保护和传承中,唱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2分)
nèi hán bǎi zhé, bù náo
(2)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序号)(2分)
【养成】yǎng ch éng①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吕氏春秋??本生》:“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②教育。宋代曾巩《筠州学记》:“令汉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於学行,岂有彼此之偏,先后之过乎? ”
【甲】礼乐文明与理性人文基因的养成。
【乙】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画线句①是一个复句,两个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
B.“黄河流域”“文化基因”“历史意义”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C.画线句②中“哺育”“孕育”的词性都是动词。
D.语段括号里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逗号。
◆黄河书画
2.从下面书法作品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字,将正文内容用简化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不含标点)(2分)
3.古人讲究诗画合一。为右面的画作配上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河精神.
4.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5分)
黄河文化中勇敢坚忍、不怕吃苦的品格,积淀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追求。当今的中国青年,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丰富。表面上看,“吃苦”在年轻一代认识世界的词典里,似乎不再占有主要位置, , , ,但人们克服困难应当具备的精神状态是一致的,无论是立足于知识社会之需,还是着眼于培育国民素质,艰苦奋斗的精神都不能变。
(1)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也许不同时代的“苦”的呈现形式有所不同,吃苦已不仅限于承受肉体痛苦
②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前辈通过吃苦奋斗为青年一代赢得安逸的成长环境
③年轻人同样需要吃苦奋斗为未来赢得机遇与希望
??.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5.作为负责“黄河文化大搜集”这一版块的一员,你一定搜集了不少有关黄河的成语、歌曲、故事吧!请各写一个。(3分)
诵读古诗文
6.学校开展经典诗文朗诵大赛,请你帮助主持人完成串词。(10分)
要求:①在前3位选手的串词中填上恰当的诗句,必须是将要朗诵的诗文中的句子。
②参照前3位选手的串词;为第4位选手写出完整的串词,他朗诵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1)人生曲折,不言放弃。生活难免有磨难,但“ , ”,只要一直走下去,一定能看到光明。接下来,请欣赏1号选手为大家朗诵陆游的《游山西村》。(2分)
(2)春夏秋冬皆是景,诗意永驻我心间。欧阳修用“ , ”描绘琅琊山春夏花开芬芳,枝繁叶茂的景象;刘禹锡用“啃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