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463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调研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9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各题任务。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典诗歌,yuán①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在中华文明史上wèi②为壮观。诗歌已经渗透到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一代一代  A  (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影响着中华儿女,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和心灵依托。旅途中如果没有诗歌,脚步便会凝sè③;生活中如果没有诗歌,岁月便会  B  (褪色/退色); C    ,;生命中如果没有诗歌,心灵便会干hé④。诗歌是中国人须臾不可分的人生伴侣。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____②_____③____④____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和B处。
  (3)结合语境,在C处横线上仿写恰当的语句。
  【解析】
  【小问1】
  本题考查字形。
  源远流长(yuán yuǎn liú cháng):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蔚为壮观(wèi wéi zhuàng guān):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观的景象。
  凝涩(níng sè):因冻结而滞涩。
  干涸(gān hé):河流、池塘等干枯无水。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国贵州威宁地区每年入冬时节的“烤茶”习俗,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当地人民抵御山区冬季严寒。
  B. 樊锦诗与丈夫彭金章牢记前辈学者 嘱托,坚守大漠四十余载,为敦煌莫高窟的文物保护工作奉献了他们的青春。
  C. 由袁隆平院士带领团队研发的“海水稻”,是应对粮食危机的重大技术突破,更是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劳动成果。
  D. 近年来,有些地方对“历史名人故里”的争夺,成为是否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当地经济热度的重要途径。
  3.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服饰往往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风尚,历史上大规模的服饰变化大多与文化思潮紧密相关。
  ②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潮服饰应运而生。
  ③近年来,伴随文化自信日益增强,大众就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已形成广泛共识。
  ④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构建视觉系统,回应并进一步影响着人们的审美。
  ⑤国潮服饰以人们对中华美学的内在需求为出发点,以当代国际流行风尚为基础。
  A. ①③⑤④② B. ④②①③⑤ C. ①③②⑤④ D. ④②③①⑤
  4. 古诗文默写填空。
  古今文人都是善于直接通过诗句来表情达意、抒发自己深沉感情 :古人以“①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直抒质朴坦率的劳役悲歌(《式微》);以“ ②____,_____。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抒发闺妇对恋人的思念(《子衿》)。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通过“③_____,____”来表达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通过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④“___,_____,_____”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诗人贺敬之则是以“⑤_____,双手搂定宝塔山”(《回延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