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180字。
统编版必修上《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导学清单
【学习目标】
1.积累基础知识,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理清文章,掌握运用细节描写人物的手法,培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挖掘人物亮点,学习一材多用,储备写作素材,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知识清单】
01作者介绍
生平 林为民,1942年出生在台湾,是台湾著名的第一家族雾峰林家第九代传人。父亲为爱国烈士林正亨。18岁进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工作,直至退休。
评价 他一生都奉献给记者工作。
02写作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以昂扬的热情和冲天干劲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为共和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张秉贵就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做出了成绩。
03题目解说
张秉贵(1918—1987),原北京市百货大楼糖果柜台售货员,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着每一个顾客的心;他是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有燕京八景,张秉贵售货被称为“燕京第九景”。1957年,张秉贵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8年,他被北京市授予特级售货员称号。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9年,张秉贵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本文是《北京日报》记者在1977年采访张秉贵同志后写的通讯。
04文体知识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如果是报道群体形象的,也往往突出几个比较典型的人物。人物通讯有系统报道某个人物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也有表现人物的片断事迹的人物素描、人物特写、通讯小故事。写好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常见的写法有:
1.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
2.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活生生的性格特征;
3.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05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张秉贵的“一团火”品格的表现。
第二部分:张秉贵的“一团火”品格的成长。
第三部分:张秉贵的“一团火”品格的影响。
【阅读提示】
1.字词过关
【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体贴入微】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和颜悦色】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全力以赴】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座无虚席】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