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9990字。

  古诗词诵读《客至》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情景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用“      ,      ”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2)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      ”。
  (3)古诗词中常以照镜抒写年华易老之悲,如“      ,      ”。
  (4)田园牧歌式的乡村与剪不断的乡情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主题之一。杜甫笔下的“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客至》)写乡村生活真率纯朴关系,颇有陶渊明“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之趣;张若虚“      ,      ”(《春江花月夜》)以云喻游子,写游子漂泊远游,表现相思之愁。
  2.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李白、李贺和李商隐同为浪漫主义诗人,但诗风有别,异彩纷呈。《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      ”句见豪放雄奇;《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               ”句展瑰丽神奇;《锦瑟》中“           ,望帝春心托杜鹃”句显隐晦迷离。
  (2)“水”常常被诗人借用以抒情。李白在《将进酒》中所写“           ,奔流到海不复回”,借黄河水奔流到海的气势抒发豪迈之情;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写“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借长江水拍击堤岸的力量抒发怀古之情。
  (3)中国诗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拟行路难(其四)》中不能安于宿命的鲍照,“              ,举杯断绝歌路难”;《客至》中刚刚安居草堂的杜甫,尽管盘中菜肴简单,且“            ”,也愿与邻翁对饮;《登快阁》中知音难觅的黄庭坚,也只能无奈慨叹“            ”。可见酒是液体的诗,诗成了情酿的酒。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诞生于五四时期的新诗,关于“大和小”的争论一再出现:新诗应该介入历史现实的“大”呢,还是独抒性灵的“小”?
  诗歌有宏大之美,也有细小之美。杜甫《登高》《望岳》可谓宏大,《客至》《见萤火》当属细小。
  诗可以微小,细小,但不能狭小,渺小;诗可以重大,宏大,但不能空大,疏大。诗无论大小,都要植根于诗人自我的生命体验之上。
  正大是杜甫诗歌的重要特点。他被称为“诗史”,就是因为与天下兴亡密切相关。写社稷安危的,天下大事的,皇帝大臣的,边关战事的,这些叙述不可谓不大,但又绝不超出他个人的生命体验。“国破山河在”“烽火连三月”大,但“泪”“心”“家书”“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