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310字。
2.2《大战中的插曲》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新)
1.根据语意将下面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抗日战争从1931年开始到1945年结束,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历程,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反侵略战争的历史丰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_______,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不仅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值得铭记,并永载史册。
①持续时间最长 ②付出代价最大 ③开始时间最早 ④抗击日军最多
A.③④①②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①④②③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拯救(zhěng) 井陉(jíng) 襁褓(qiǎng)
B.殒命(yǔn) 频繁(pín) 哺育(fǔ)
C.颠簸(bǒ) 辗转(zhǎn) 彷徨(páng)
D.沟壑(hè) 幡然(pān) 菩萨(pú)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魂系高原
杨晓敏
两次都陪同我到哨所采访的团政治处刘干事是湖北人,1970年入伍,正连职,是全团的“二号老兵”。他曾长期在哨所执勤,对各种环境非常熟悉。我们每每闲聊,无话不谈,但主要话题还是西藏兵在边防服役的众多感受。
恋爱婚姻问题自然是一个重要方面。刘干事诙谐地说,他当年谈恋爱八次,没能挽住一个姑娘的胳膊走进洞房,原因之一就是他在选择爱人时条件太“苛刻”。后来我才了解清楚,原来刘干事谈对象时,总是以西藏兵的憨直坦露心迹,问姑娘的第一句话老是“你爱不爱西藏”,好像他心目中的西藏远比他本人重要
3.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不爱西藏’几乎是‘爱不爱丈夫’的同义词”,这句话表明驻守西藏的官兵早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融入西藏,融入守卫祖国边境的事业之中。
B.“阴沉着脸”“急得像一头囚笼困兽团团转”“嘴唇都咬出血来”,这些文字反映了刘干事得知妻子难产时心急如焚却束手无策的心理。
C.两名战士遇雪崩而献身却被误判为越境潜逃的故事,一方面讴歌了戍边战士的牺牲精神,一方面也抨击了敷衍塞责的官僚主义作风。
D.小说引用了一段西藏兵所喜爱的曲调的歌词,借以抒发西藏兵热爱祖国、坚守边疆、恪尽职责的崇高精神,也对小说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4.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在刻画边防官兵形象时多使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如孙居顺、李明高等人的事迹均由刘干事讲述。
B.小说情节安排上详略得当,详写刘干事的几件事,略写其他驻西藏官兵的事,能够更加全面地展现驻藏官兵的事迹。
C.小说多次写西藏冰雪覆盖的恶劣环境,这既交代了小说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也推动了小说某些情节的发展。
D.小说以刘干事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结尾,这样的安排充满含蓄意味,引发读者对西藏边防官兵献身精神的思索。
5.小说通过刘干事之口讲述了几位戍边战士的事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6.小说采用访谈实录的形式来讲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眉山下少人行,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