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30字。
《锦瑟》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锦瑟》号称古典诗歌中的“斯芬克斯之谜”,一千多年来无数读者为之着迷。诗歌的主题朦胧,众说纷纭。它的主题的不确定性,使它成为探究性阅读或创造性阅读的最好文本,在对诗歌文本的探究过程中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所以教授本课我决定从诗歌结构入手,把握诗歌基本框架,先品读诗歌首尾两联;再品味诗歌中间两联的用典,通过意象体验作者的情感;然后,介绍诗人的生平和情感经历,以“自伤”为主要基调解读诗歌,力求使学生体味诗境,感动于心。最后,给学生展示一些常见观点的材料,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形成自己的观点,以增强对本诗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简要点评、总结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读过的诗,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艺术创作。
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3.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4.了解李商隐其人其诗;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历史典故及诗歌创设的意境。
2、鉴赏《锦瑟》凄迷的意境和华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对诗歌主题、 诗人情感的多样化理解。
教学方法 改写法讨论法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投影】李商隐的画像
师: 当盛唐的繁华落下帷幕,中唐又以其匆匆的步伐走过。曾经空前绝后的大唐王朝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李白登仙而去,杜甫困顿而逝,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末世的余音里,李商隐走来了,这位晚唐的才子,旷世的情种,为大唐的黄昏添上了一道绚丽的余霞。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晚唐才子,走近他迷一样的诗歌《锦瑟》。
二、点拨导学,合作探究
(一).探究如何朗读诗歌
1、请同学们大声、有感情自由朗读这首诗,体会诗歌的情感。
2、再读一遍,通过朗读传达自己理解。
学生朗读展示 请两个学生朗读,通过朗读传达自己理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