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540字。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情分析样题八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一(22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第(3)题还要填写作者)(9分)
  (1)浮云游子意,         ▲         。(李白《送友人》)
  (2)         ▲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可怜身上衣正单,         ▲         。(   ▲   《卖炭翁》)
  (4)         ▲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是异彩纷呈又和谐统一,如朱熹《春日》
  中         ▲         ;“和”是心系苍生的济世情怀,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        ▲        ;“和”是社会成员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如《礼记??大道之行也》中        ▲        。
  某博物馆举办“以和为贵”专题展览。我们一起去游学吧!
  【展区一:天地之和】展厅中有一件青花梅瓶,上绘《丙吉问牛图》。文字介绍如下:
  瓶上所绘故事出自《汉书??丙吉传》,讲述西汉宣帝时期,丞相丙吉暮春之时巡视民间,路遇行人斗殴,他不闻不问,驱车而过。迎面来了一头shuò大的耕牛,步履蹒跚。霎时,丙吉命车夫停下,探问缘由。下属不解,丞相为何如此重畜轻人。丙吉答道:行人斗殴,地方官可处理。可现在刚初春,如果这头牛因为天热而喘息,说明节气不正常,农事肯定会受影响。
  这一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典故生动再现了重视节气与农事,是安民之本,是天地间之大和的道理。
  2.根据语境回答问题。(6分)
  (1)给加点字注音:霎时( ▲ )(1分)
  (2)看拼音写汉字:shuò 大( ▲ )(1分)
  (3)“重畜轻人”中的“重”字与下列各项中加点的“重”字意思相
  同的一项是( ▲ )(2分)
  A.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社戏》)
  B.他们因此非常尊重先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C.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一滴水经过丽江》)
  D.这就是为何我们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
  年》)
  (4)画线句有语病,请指出并提出修改建议。(2分)
  ▲                                             
  【展区二:礼乐之和】
  展品:乐器——铜鎏金双龙钮云龙纹编钟、青玉描金云龙纹编磬(清乾隆年间)
  礼器——青铜窃曲纹鼎(西周)
  3.你和小语、小文边参观边轻声讨论。(4分)
  小语:这两套乐器和“和”有什么关系呢?
  小文:“和”有一个异体字“龢”,篆文为“ ”。你看这个字,左边一间屋子,里面悬着三口编钟,下面是排箫,表明乐器合奏,发出和谐之音。
  你:有意思!以此类推,我明白“君子和而不同”意为:①       ▲          。
  小文:是的。
  你:但我有个疑问:②                 ▲                     ?
  小语:与“乐”相配的“礼”源自古代的祭祀活动。你看,展厅正中大玻璃柜里摆放着青铜窃曲纹鼎,那是西周时期的礼器。从周朝开始,“礼”和“乐”共同构成的“礼乐制度”成了维系社会稳定的基本准则。
  【展区三:人事之和】展板内容其一介绍:
  以古鉴今 以让促和
  ——            ▲           
  六尺巷的故事广为流传。其故事发生地安徽桐城巧妙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将桐城历史典故‘六尺巷’折射出的文化内涵与和谐司法理念融合起来。
  桐城市人民法院副院长杨玉琴介绍说,经过对实践经验的梳理、归纳,注入“谦和礼让”“和为贵”理念的“六尺巷工作法”逐步推行。整个工作法是围绕促使双方当事人“事解心了”来构建的,有效引导矛盾双方互相礼让。工作法具体分为“听、辨、劝、借、让、和”六个步骤,层层递进、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完整高效的调解闭环。
  现在,镇村综治中心设置了“六尺巷调解工作室”,形成警民联调、诉调对接、检调对接、访调对接、行业调解“五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4.你觉得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文段副标题的一项是( ▲ )。(3分)
  A.安徽桐城探索推行“六尺巷工作法”
  B.安徽桐城镇村综治中心设置了“六尺巷调解工作室”
  C.安徽桐城人民法院“和”工作经验介绍
  D.安徽桐城“六尺巷”故事的今夕
  二(36分)
  (一)古诗文阅读(10分)
  【甲】
  泊岳阳楼下①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选自《杜甫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版)
  【乙】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选自庄子《逍遥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