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210字。

  课  题
  《春江花月夜》
  教学设计 章节 古诗词诵读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张若虚及作品风格,探寻诗歌背景。
  思维发展与提升: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诗情画意。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古代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要文脉,提升鉴赏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在反复朗读中把握情感,感悟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三观。
  教学难点 把握古代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要文脉,提升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一、文化常识
  1.走近诗人
  张若虚(约660年-720年),扬州(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张若虚生平事迹不详,唯知其曾任兖州兵曹。开元初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
  其诗作语言清丽,富有跌宕起伏的音乐美感,诗境优美深邃。《全唐诗》中张若虚的诗作仅存两首,一首是五言排律《代答闺梦还》,写闺情,诗风近齐梁;另一首就是千载传诵的抒情杰作《春江花月夜》。
  2.古今评说
  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
  闻一多评价: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3.探寻背景
  作者创作此诗时,也许是宦游在外,也许是羁留异乡。在一个月朗风清、春暖花开的夜晚,作者漫步江边。他仰望挂在天边的一轮皎月,沐浴着湿润的江风,面对滚滚流去的江水,嗅着淡淡的花香,不禁在景色中沉醉。于是他感慨万千,诗兴大发,临江赋诗。
  二、初步感知
  1.订正字音
  2. 吟咏品诵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