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11150字。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
1.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 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 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 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内,作图时先使 用 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一、阅读与鉴赏 (共14小题,4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沉淀着厚厚文化土层的历史河床。端午节,吃粽子只是其中内容之一,它更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传统中,在端午这天女儿回娘家探亲,家人喝雄黄酒,备艾叶、菖蒲和大蒜,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戴香囊……祛病消灾、祭祀祈福、回家团圆、强身健体,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这些美好的生活愿望出发,为端午节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习俗,这是应该继承的文化财富。
②“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但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化符号。每逢端午,人们仿佛总是能穿越时空,遇见这位行吟泽畔的大文豪。他的爱国情怀、高洁志向、执着刚毅,穿越时间仍然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响。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在这一天,正可以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③节日的真意,常常需要依托于生活的体验来领悟。有词人写道,“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端午节要在胳膊上缠一个虎符,还要出门放风筝。诗人陆游也很有雅兴,“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包完粽子以后,头上还插了艾草。这些小细节,让日常的生活有了更多仪式感,也因此让端午节增添了更多雅趣,让人体会到其中天人和谐的态度与美感。
④从历史深处深情回望,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一直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本身也是传统文化随着时间在不断生长,并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新生”。不论过节方式怎么变化,只要传统文化根和魂还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会不断接续传承,联通一代代人的心,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
(摘编自李思辉《在端午品味文化的芳香》)
材料二:
①发展与创新是传统节日的生命力所在,是节日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传统节日虽然所依托的是过去的人或历史,但其所体现的精神却总是为当代人所认同的。要想使传统节日更好地传承下去,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不断寻找新的过节形式和载体,使传统节日文化能够适应它所处的时代。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习俗起源于人们美好的生活愿望,例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戴香囊……这些丰富动人的习俗仪式是节日的灵魂,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
B. 只要离开生活的体验,就无法真正领悟节日的真意。因此,每逢节日,人们总会用一些生活的细节增加节日的仪式感。这些细节可以使人感受到天人和谐的态度与美感。
C. 习俗是不断变化的,但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是不变的。在这“变”与“不变”的哲学命题中不断探索与实践,我们的传统节日将获得饱满的“再生力”。
D. 传统节日要焕发新生,需要与现代社会接轨,要与人们的消费观念以及文化传播方式相适应,满足当代社会对文化的需求,勇于打破传统节日在文化上的延续性,追求创新发展。
2. 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中第三段观点的最佳选项是( )
A. 清明时节,有不少人选择“云祭扫”“鲜花祭扫”“水溶祭扫”等方式进行祭扫活动,既缅怀了逝者,又使祭扫更加绿色、低碳。
B. 上海南京西路商圈运用“全息投影琉璃幕”技术,将传统的琉璃图案投射到幕布上,实现图像立体化、多层次的呈现效果。
C. 今年的元宵汤圆创意十足,品类丰富,其中寄托美好寓意的“柿柿如意”汤圆以及口感清香的“鲜奶绿茶”汤圆等,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好评。
D. 春节期间,在传统的舞狮表演中加入西方动漫的元素,东西文化交流碰撞,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还使舞狮节目更加活泼有趣。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A.“这些丰富动人的习俗仪式是节日的灵魂”错误,根据材料一“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可知,仪式背后的文化才是节日的灵魂,选项曲解文意。
B.“只要离开生活的体验,就无法真正领悟节日的真意”错误,根据材料一“节日的真意,常常需要依托于生活的体验来领悟”“这些小细节,让日常的生活有了更多仪式感,也因此让端午节增添了更多雅趣,让人体会到其中天人和谐的态度与美感”可知,原文是说常常依托生活的体验来领悟节日的真意,选项“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
D.“勇于打破传统节日在文化上的延续性”理解错误,原文说“创新和发展离不开节日的本真性这一原点”,因此不是打破,而是尊重。
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