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3860字。
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小小树藤是我家,啦啦啦啦……”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正是童年经典动画《葫芦娃》的主题曲。动画片《葫芦娃》给我们的童年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近日,一位研究者推测葫芦娃来自云南,这一新奇的观点使这部童年经典之作重回我们的视野。葫芦娃来自云南这个观点最早出自一道高中地理试题。在浙江省某次高中联考的地理试卷中,命题人以《葫芦娃》动画为题干,要求考生根据图中的建筑、地形、生物分析其所在地区的地理特征,这也成为我们研究葫芦娃出身地的重要线索。
首先是建筑。动画片中,老爷爷居住的房屋为人字形尖顶茅草屋。一个地区的房屋建筑,特别是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形成,是当地居民在长期生活过程中逐渐适应气候、地形、地质等条件后的结果,也是人类适应自然地理环境的具体表现。这种人字形尖顶房屋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因为当地的特殊气候。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特别是每年夏季雨季来临时,降水更是丰富。所以当地民居的屋顶普遍设计成人字形斜坡,利于降水时雨水快速排出。此外,由于纬度较低,我国南方地区在夏季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容易形成高温少雨的“伏旱”天气,人字形屋顶增加了房间上部的空间,形成隔热层,使得屋内能够相对凉爽。
其次是地形、地貌。《葫芦娃》动画中,妖精所住的山洞里有许多吊垂下来的钟乳石。地面上也石峰林立、峰丛矗拥、崎岖不平,这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而云贵高原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的地区。喀斯特地貌奇异诡谲的特点,完美契合了妖精洞府的氛围,导致其“出镜率”颇高。
另外,动画中出现的蛇、蝎子、穿山甲等动物也可作为凭据。云南省被誉为“动物王国”和“物种基因库”,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根据《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的最新统计数据,云南省拥有35581种生物,在我国省份中位列第一名。云南省内因横断山脉穿过,形成了高山峡谷密布、江河湖泊纵横的地形,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例如,穿山甲通常生活在山区森林、灌丛或林灌的各种环境中,云南境内因海拔不同而形成的各种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树竹丛和灌草丛等都是穿山甲喜爱的活动地。《葫芦娃》如果以云南为背景,出现穿山甲也就不足为奇了。
葫芦分布广、生存能力强、用途多,既可食用,又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容器。因此,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社会,葫芦理所当然地与人们结下不解之缘,甚至成为一种灵物,受到人们的崇信。如《诗经•大雅》中有“绵绵瓜腿,民之初生”之语,这是我国将人类起源与葫芦结合起来的最早记载,可见中华民族的葫芦崇拜历史之悠久。在物产丰饶的云南,人们长期靠采集丰富的瓜果为生,葫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包括食用葫芦的果实、叶子,用葫芦制作成水瓢、酒葫芦乃至药壶,谚语“葫芦里装的什么药”正是对这一现象的反映。
葫芦还能被制成武器。云南彝族先民很早就以飞石索投掷石球作为狩猎工具。火药传入后,彝族人将火药、铅砂装入葫芦内,点燃后用飞石索掷往敌方,称为“火药飞雷”。
正因为葫芦与云南先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如此紧密,云南各民族在探寻“我们从哪里来”这一问题的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将葫芦视为最早的祖先,形成了多种关于人类起源的葫芦神话。
除此之外,葫芦又与东西方神话中普遍出现的大洪水存在联系。彝族创世古歌《梅葛》记载:上古时期,一场大洪水使人类灭绝。洪水退去后,一对幸存的兄妹奉天神旨意成亲,生下一个葫芦,从中诞生了汉、彝、苗、藏等九族。基诺族的创世神话则稍有不同,声称这对在洪水中幸存的兄妹结婚后收到了神仙的葫芦籽,种出了一个大葫芦。他们打破了大葫芦,葫芦中走出了基诺、汉、傣等各族人民。傈僳族的创世神话也与之大同小异,称人类毁灭之后,天神发出长啸使天空掉下两个大葫芦,从中生出两个人祖,男的叫西沙,女的叫勒沙,他们结合生下九子九女,互相结为夫妇,生下了汉、彝、傣、藏、景颇、缅、纳西等各族人民。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传说与希腊神话中丢卡利翁的故事颇为相似。丢卡利翁夫妇在宙斯发起的大洪水中幸存,受到女神忒弥斯的指引,将石头扔到自己身后来创造新人类,夫妇二人所丢的石头分别形成了男人和女人。对比之下,二者何其相似,区别只在于故事的核心分别是葫芦和石头。
综上所述,云南各民族的创世神话中都出现了葫芦,可见各族人民已经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葫芦崇拜文化。因此,《葫芦娃》中七个葫芦娃从七彩葫芦中诞生这一情节,灵感来源应该就是云南地区流传的葫芦创世神话,这也成为葫芦娃来自云南的又一有力证据。
(摘编自韩靖宇《“葫芦娃是哪里人?”浙江联考的这道题你会解吗?》)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类在长期生活中逐渐适应某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因此该地区就会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房屋建筑。
B.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云南省成为我国物种最丰富的省份,它拥有的生物种类在国内首屈一指。
C.云南彝族先民很早就会制作狩猎工具,在火药传入当地后,他们将火药和葫芦结合起来制成武器。
D.彝族、基诺族、傈僳族三族的创世神话的具体内容是一样的,都认为云南各民族人民有着共同的来源。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道以动画片《葫芦娃》为背景的地理试题,能从学科知识的角度引导考生重温童年时期的经典。
B.人字形尖顶茅草屋的建造与当地气候有关,人字形斜坡增加了房屋上部的空间,提高了居住舒适度。
C.葫芦与云南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除了实用价值还具有精神价值,其影响力在民间文化中可见一斑。
D.东西方神话中有关大洪水的故事情节相似,区别在于故事的核心,因此可推知当时西方没有葫芦。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画横线部分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在傣族的创世神话中,天神派一头母牛和一只鹞子来到地上,由鹞子孵化母牛生下的三个蛋,每一个蛋都孵出一个葫芦,人类就从葫芦中诞生。
B.在阿昌族的神话中,天公、地母相爱,怀胎九年生下一颗葫芦籽,种下后结了一个很大的葫芦,剖开后,从里面走出九个小孩,这便是人类的祖先。
C.新平的彝族认为孕妇的腹部与葫芦相似,会在成亲之日摔破一个盛满灶灰的葫芦,葫芦被摔破后灶灰四散,象征产妇破水分娩,预示子孙繁茂。
D.拉祜族的创世史诗记载,至上神厄莎种下一粒金色的葫芦籽,待其成熟时命小动物啄开葫芦,始祖扎迪和娜迪从葫芦里走出,从此有了拉祜族。
4.下面三幅图均来自动画《葫芦娃》,根据原文内容,下列选项对这三幅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图1 图2 图3
A.图1中的屋顶形状独特,反映出该地区可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更丰富。
B.图2的山洞里有许多吊垂下来的钟乳石,这是动画制作者根据妖精洞府的氛围虚构的。
C.图3中的穿山甲可以生活在山区森林、树竹丛和灌草丛等海拔不同的地理环境中。
D.三幅图用三个特有元素反映该地区的生活和自然特征,能为研究葫芦娃出身地提供线索。
5.文章从两个角度来论证“葫芦娃来自云南”这一结论。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在半光明里继续写作
余秀华①
像是把头埋在水里,不顾及呼吸,一直游下去,永远找不到对岸,但是除了游动也别无选择。这样的状态是我的生活状态,也是我的写作状态:没有目的地写,不求甚解地写。至今,我依然无法给“诗歌”一个定义,哪怕是模糊的。但是我从来不觉得这是耻辱,如同光明充满了房间,而人依然无法说清楚这些光线的来龙去脉。加缪说世界是荒诞的,哪怕你有足够的理由反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