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80字。
董晓晔教案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教学目标
1、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2、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和说服力。
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2、揣摩本文比喻中蕴涵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教学教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视频文件
课的类型:略读课文新授课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在黄河之滨写下了一首回肠荡气的壮丽的史诗。中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与骄傲。正因为此,有一些人,我们应当永远怀念,是他们赋予了共和国新生;有一些话语,我们应当永远铭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必须铭记在心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分析课题的朗读方法。
A如果别人要你向他们介绍我国的困难处境,我国的国民雄健的两种情况时,那么你会怎么读标题?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都重读)
B 如果要鼓励你的同胞挺起胸膛来战胜困难,那么你又怎么读标题呢?哪个词语该重读?(“雄健的国民”重读)
二、作者简介
(这些学生预习的时候都已经做在笔记里了,叫个同学脱离笔记说说看)(同学们?读完课题,你们已经知道了本文的作者是李大钊,那么有谁知道关于李大钊的知识呢?)
李大钊,李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入天津法政专门学校学习,1913年赴日本,就学于早稻田大学。1916年回国,任北京《晨报》主笔。1918年与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