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00字。
《党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小说情节结构。
2.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小说叙事特点。
3.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黄新人物形象。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文中革命情怀。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历史上,我们中华儿女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当祖国处于落后挨打境地时,詹天佑、李四光、华罗庚忧心如焚,千方百计寻求强国之略,富民之策,“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当祖国受到侵略时,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愤然而起,视“一寸河山一寸金”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举起保家卫国的大旗。回望近代史,当日寇的铁蹄践踏我们美丽的家园,当暴虐的敌机在我国的领空不断示威,当家人和朋友面临着家破人亡的绝境之时,多少仁人志士甘愿杀身成仁。
(二)任务一:阅读课文,梳理小说的情节
【提问】小说的标题是“党费”,“我”是小说的次要人物,请分别从“我”和“党费”的角度梳理概括小说的情节。
【明确】详见下表:
从“我”的角度 从“党费”角度
引子(1) 由“我”缴党费,引出回忆 由“我”缴党费,引出“党费”回忆
开端(2-5) 写“我”接受任务,交代背景 交代艰难背景,突出“党费”可贵
发展(6-29) “我”与黄新第一次见面 黄新用银洋缴党费,被“我”拒收
高潮(30-55) “我”与黄新第二次见面 黄新用腌菜缴党费,牺牲前不忘缴党费
尾声(56-60) “我”代黄新缴党费 黄新的党费令人感动,无法用数字计算
【小结】用一句话概括:小说《党费》讲述了一位女共产党员黄新为了支援山上的游击队,设法腌咸菜作为党费,并在紧要关头暴露自己来掩护交通员撤离的感人故事。
【提问】文章讲的是黄新同志交党费的故事,1953年,《解放军文艺》编辑王愿坚到福建东山岛采访,听到了很多发生在1934年至1937年间的红军的故事。从那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