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00字。

  八年级语文卷三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
  (1)读古诗文,要理解语言背后的意蕴。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喻,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举荐的心愿;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表达了真挚的友情可以跨越空间阻隔的哲理;《诗经??关雎》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形象地表现了男子求之不得而又难以入眠的相思之苦。(2)读古诗文,犹如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体味不同的社会风情。古诗文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的芦苇茂盛、露转为霜的情景;古诗文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老人和小孩安闲快乐的生活情景。
  【答案】    ①. 欲济无舟楫    ②. 端居耻圣明    ③. 海内存知己    ④. 天涯若比邻    ⑤. 悠哉悠哉    ⑥. 辗转反侧    ⑦. 蒹葭苍苍    ⑧. 白露为霜    ⑨. 黄发垂髫    ⑩. 并怡然自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济、楫、涯、哉、辗、转、蒹、葭、髫。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这部书不但显示一个伟大的人——孔子,并且让读者获得许多微学问做人的路径: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义”,分辨“义”“利”甚严;而辩“性善”,教人求“放心”,影响更大。又说到“养浩然之气”,那“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的“浩然之气”,这是修养的最高境jiè,所谓天人相通的zhé理。
  (有改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忠恕(      )     隅(      )反     境jiè(      )     zhé(      )理
  (2)文段中的“时习”“择善”可以分别让我们联想到《论语》中的什么句子?
  (3)请结合以上文段及《经典常谈》整部作品,说一说儒家学说对现在的我们有哪些教育意义。
  【答案】(1)    ①. shù    ②. yú    ③. 界    ④. 哲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在学习方面,告诫我们要经常学习,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在交往方面,告诫我们要宽以待人,对人忠诚;在做人方面,告诫我们要有仁爱之心,要讲求道义,要有理想,有志向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忠恕,zhōng shù,指儒家的一种道德规范。忠,谓尽心为人;恕,谓推己及人。
  隅反,yú fǎn,释义为指类推;举一端即知其余。
  境界,jìng jiè,境界是在感知力上感知的主观上的广义的名词。
  哲理,zhé lǐ ,是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
  文段中的“时习”“择善”可以分别让我们联想到《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学到待人处事的道理并适时实践练习,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悦的事吗。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去改正它。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与表达。结合文段中对《论语》《孟子》的相关解说及《经典常谈》整部作品,说一说儒家学说对我们的教育意义。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编撰的国学研究专著,原名《古典常谈》,是学术性的普及读物。全书一共十三篇,每一篇都是专题研究的成果。它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把中国古代重要文献典籍的基本知识,用简练明晓的文字加以介绍,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书中随处可见新旧兼容的通达历史观、文化观,无论是对于初学入门者,还是有一定基础需要寻找正确的治学途径的人,都很有益。书中口语化的叙述、将文言翻译成白话的功力、筛选史料改写故事的技巧、对学术界各家观点的宽容气度等等,都可见出作者为普及中华优秀经典所做的不懈努力。 ①阅读《经典常谈》,有助于当代中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加深对中华文化多元性、古代贤明思想的认识,增强对先人的敬重之情。②阅读《经典常谈》,可以帮助当代中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精髓,从而拓宽思想,提高思辨能力,增强面对复杂问题的应对能力。③阅读《经典常谈》,有助于当代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素养和礼仪,从而正确认识、把握社会评价,增强学习和生活的自律能力。
  结合文段中“君子”“仁”“忠恕”“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仁”“义”“至大至刚”“配义与道”“浩然之气”等分析理解,①儒家学说“君子”“仁”“忠恕”“择善”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认为这是成为有价值人的基础。通过学习儒家思想,可以提高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行为规范,从而保持正直和诚信。②儒家学说倡导以“仁爱”和“诚信”“浩然之气”为核心的道德规范,认为这是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基础。在当今社会,儒家思想教导人们保持真诚和信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尊重。③儒家教育思想强调“时习”“困学”“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对培养创造性人才具有启发意义。可据此作答。
  3. 复兴学校八(1)班开展以“安徽文旅宣传”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在安徽文旅形象宣传口号评选中,“徽风皖韵,迎客天下!”获得二等奖,请你任选角度赏析这句获奖口号。
  (2)下图是安徽皖南旅游人才市场的标志(弧形为蓝色,“人”字为绿色),请解说其构成要素及其寓意。
  (3)
  下面是李华同学收集的安徽文旅宣传片里有关“鹅肝安”的材料,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在宣传片中,【甲】“鹅肝安”幽默搞笑的方式介绍了安徽的各种旅游资源。每当他一出场,就会说出一些逗趣的台词,让人【乙】__________。【丙】比如,“我是鹅肝安,我给你们讲讲我的家乡安徽,哇哈哈哈”!这样的开场白让人捧腹大笑。
  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______________
  ②在【乙】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成语。______________
  ③【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请你修改。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