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940字。

  广西来宾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学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学校填写在答题卡上。
  2.学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21分)
  请你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5题。
  阅百卷而走四方。本学期,我走进书海,畅游天下,饱民俗风情,揽祖国名胜。
  一幅幅沉diàn(    )了数千年的中华民俗风情画卷在我的面前华丽展开;皎(    )洁月光下露天演出的乡村社戏,春宵星夜里高高悬挂的大红灯笼,从震耳欲聋到戛然而止的安塞腰鼓。我从中感受到多样的人情世故以及多彩的地域文化。
  一道道令人叹为观止的山水风景也纷至沓来;晋陕边境的壶口瀑布轰然而下,怒不可遏;藏北高原的各拉丹冬,汩汩流水从坚冰之下漫溢出来;玉龙雪山的一片雪花转化成一滴清水,穿越了妩媚的丽江古城。
  有一副对联说得好:若知天地事,________。我以为,读书不仅是精神的满足,更是知识的获取。在此,我只想虔诚地说:作为一名学生,我终于以读古今书、行万里路的方式走过了这一学期。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1)diàn(    ) (2)皎(    )
  2.文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3个。(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解释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2分)
  (1)春宵:____________________ (2)虔诚: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语句中能填入文中横线处,并与前文构成对联的一项是。(写序号,2分)
  A.要行万里路 B.读书破万卷 C.读遍万卷书 D.须读古今书
  5.下列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走进书海,畅游天下,饱民俗风情,揽祖国名胜。
  B.我从中感受到多样的人情世故以及多彩的地域文化。
  C.我以为,读书不仅是精神的满足,更是知识的获取。
  D.我终于以读古今书、行万里路的方式走过了这一学期。
  6.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写内容。(10分)
  主题 文学常识与名句 出处
  看美景 “关关雎鸠,①_____________。”诗歌运用借物譬喻,托物起兴,用眼前所见引出心中所思,景情交融。 《诗经??关雎》
  “②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只是乡村寻常景象,也体现了生活的安详与社会的和谐。 《桃花源记》
  “③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曲折的小路, 幽深的花木,肃穆的禅房,构成静谧祥和的氛围。 《题破山寺后禅院》
  “青山横北郭,④________________。”诗人⑤_________________(人名)描绘郭外城边送别的景色,一静一动,相映成趣,透着明丽轻快的气息。 《送友人》
  抒真情 诗人杜甫遭受风雨肆虐,仍能理想战胜现实,意志战胜叹息,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⑥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居易描写宫使“手把文书口称敕,⑦__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刻画其蛮横凶恶的面目,暗含批判之情。 《⑧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陆游歌咏梅花被碾成尘而香气不改,这是作者虽屡遭排斥仍坚持正义的人格写照。 《卜算子??咏梅》
  二、阅读(39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节选自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材料二】
  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杰出成就的。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四句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的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节选自竺可桢《唐宋诗中的物候》)
  【材料三】
  四时
  陶渊明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