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2870字。

  广东省湛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
  材料一: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下列九点。
  (一) 单个建筑物,一般地由3个主要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
  (二)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为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在这种布置中,往往左右均齐对称,构成显著的轴线。这同一原则,也常应用在城市规划上。主要的房屋一般地都采取向南的方向,以取得最多的阳光。这样的庭院或天井里虽然往往也种植树木花草,但主要部分一般地都有砖石墁地,成为日常生活所常用的一种户外的空间,我们也可以说它是很好的“户外起居室”。
  ……
  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作中国建筑的“文法”。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之间,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
  (摘编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材料二:
  《红楼梦》在建筑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叙述和描写就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深厚、逼真、自然。从对大观园中园林建筑的描写,可以概括出中国传统建筑使用的几种手法。
  在《红楼梦》中,对比手法体现得淋漓尽致。首先,建筑形制形成对比。一个大观园,仅一水之隔,却是两种不同的景致。稻香村“里面数楹茅屋”,省亲别墅“金辉兽面,彩焕螭头”。从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中国传统建筑物都是由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构成,这是中国建筑基本特征之一。
  B. 中国建筑之所以具有共同的特性和特色,是因为它们都使用共同的建筑“词汇”,都遵循共同的建筑“文法”。
  C. 《红楼梦》中的建筑造型丰富是由于作者充分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心理需求。
  D. 贾政游大观园时,评价开园门前的山说:“非有此一山,……,则有何趣?”,表明他很赞赏此山的遮蔽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中国建筑中“词汇”的丰富性和“文法”的灵活性,使得中国传统建筑在“文法”的拘束性下仍具有多样性。
  B. 中国的古典传统建筑,大到宫殿庙宇,小到亭台水榭,尽管式样千变万化,但保持着共同的中国建筑特色。
  C. 材料三中林黛玉进贾府,下轿后看到的垂花门、抄手游廊、穿堂、大插屏等是中国传统建筑上的“文法”。
  D. 《红楼梦》第十七回写道“四面围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这是使用了建筑中的遮掩手法。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材料一以“词汇”和“文法”为喻,将比较复杂的建筑问题说明得通俗易懂,化艰深为浅显,展现出深刻的洞察力。
  B. 材料一第三段使用了多个“若干、往往、一般地”这类词语,这体现了作者思维的严谨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C. 材料一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打比方,如把宫殿比喻为“大文章”,把轩、楼比喻为“小品”,化抽象为具体,让人读来平易亲切。
  D. 材料二第二段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从三个角度阐述了《红楼梦》建筑描写中对比手法的运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次清晰。
  4.材料三中林黛玉进贾府后看到的建筑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哪些特征和手法?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雁快飞
  申平
  白露才过几天,一场寒潮突袭了草原。家住草原边缘的李进,一大早就被他爹吼起来,让他跟着去捡牛粪。
  一出门,18岁的李进就冻得直哆嗦。他背上背篓,拿起粪叉,咬牙跟爹往草原方向走。他今年高考失利,爹不让他复读了,说,现在上了大学也是自己找工作,还不如早点在家干活呢。
  翻过山岗,就到了草原。①风更猛烈了,人哈出的气立即变成了白雾,又在唇边结成了冰粒。今年的天气也太反常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