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0930字。

  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共6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蜂群里的经济学
  韩叙
  ①1723年,在荷兰出生的英国人伯纳德•曼德维尔出版了被誉为“原始经济学”扛鼎之作的《蜜蜂的寓言》。该著作以寓言的方式讲述了一个蜜蜂王国的兴衰史。最初,这群蜜蜂勤劳工作,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整个王国百业兴旺。后来,整个社会开始转向过度节俭,经济逐步陷入衰退。作者想要通过寓言阐明,消费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提振消费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②200多年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中受到启发,进而建立起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劳动分工“看不见的手”等后来在经济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概念也能从寓言中找到雏形。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米德在尝试阐释其经济理论的时候,也曾向蜜蜂寻求灵感。
  ③人类和蜜蜂的互动真真切切地影响了历史进程。
  ④很久以前,人类还不会养蜂,但会采蜜,即从野生蜜蜂那里偷蜂巢。原始时期的很多洞穴壁画上都记录了类似的场景。
  ⑤至少5000年前,养蜂业开始出现。根据史料,希腊人、埃及人和罗马人都有专业人士负责“驯养蜜蜂”。
  ⑥到了中世纪,养蜂人开始出现。他们使用一种草编的蜂箱,如今的复原图看起来像一堆摆成倒圆锥形状的稻草绳团。
  ⑦草编蜂窝的可恶之处在于,如果你想获得蜂蜜,就必须清除蜜蜂。当时的养蜂人通常会用硫黄熏死蜜蜂,然后一边收集蜂蜜,一边为能否及时蓄养出新的蜂群而忧心,公众也对这种杀生行为感到不安,毕竟蜜蜂这种小生物不仅能为人类带来可口的蜂蜜,还能给植物授粉。
  ⑧当时迫切需要发明一种符合各方利益的更科学的蜂箱。1852年一位名为洛伦佐•洛林•朗斯楚斯的美国牧师设计出一种活框蜂箱,也就是今天通常所说的“朗氏蜂箱”。自从有了朗氏蜂箱,蜂群可以随时搬家,经验丰富的果农与养蜂人很快就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⑨相关统计显示,目前仅美国就有约200万个商业蜂箱,其中的85%带着以百亿只计的蜜蜂不断移动。换句话说,养蜂业已经实现工业化,授粉也彻底商业化了。
  ⑩20世纪末,又一个难题开始困扰业界——全球大部分地区的蜜蜂数量都在急剧下降。一方面,野生蜜蜂越来越少,专家猜测罪魁祸首是寄生虫和杀虫剂;另一方面,人工驯养的蜜蜂开始频发神秘的“蜂群崩溃综合征”,工蜂们莫名其妙地消失不见,只留下孤独的蜂王。对这种现象,经济学家与生物学家一样忧心。后者焦虑的是,蜂群的减少将对农业产生巨大损害,前者则预测蜜蜂数量的减少将使授粉服务价格上涨,由此带来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可能影响核心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但数据表明,价格波动仅仅持续了短短一年多就归于平稳,因为聪明的养蜂人已经找到了规避“蜂群崩溃综合征”风险的方法,比如定期交易蜂王、分割蜂群并购买新的蜜蜂补充形成新蜂群等。至此,现代经济理论中关于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概念,都与蜂群挂上了钩。
  ⑪成都一家名叫“追花族”的企业开发了一份“全国花田热力图”免费开
  1. 在本文第⑩段划线处填入合适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风险管理、价格理论、供需曲线
  B. 风险管理、机会成本、供需曲线
  C. 机会成本、价格理论、宏观调控
  D. 市场经济、价格理论、供需曲线
  2. 把下面这句话放回原文,最合适 位置是(   )
  当以数字技术、生物工程、精密制造等为代表的产业新趋势兴起,看起来无比传统的养蜂业依旧不疾不徐地跟上了潮流。
  A. 第⑨和第⑩段之间 B. 第⑩和第⑪段之间
  C. 第⑪和⑫段之间 D. 第⑫和第⑬段之间
  3. 下列表述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
  A. “朗氏蜂箱”的出现是为了满足果农与养蜂人的利益。
  B. 数据表明,CPI波动一般会在短期内回归平稳。
  C. 数字技术的加持有助于信息分享,从而提升效率。
  D. 没有养蜂事业的发展,可能就没有现代经济理论。
  4. 关于本文行文思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由《蜜蜂的寓言》导入,证明许多经济学家的灵感来源于蜜蜂。
  B. 从“草编蜂窝”到“朗式蜂箱”,印证了经济学理论。
  C. 第⑬段总结全文,照应开头,体现了文章的思路严谨。
  D. 第③段起按照时间顺序,以人类养蜂的历史透视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5. 恩格斯曾说“如果说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么,科学则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结合本文内容,对恩格斯的观点进行评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文自传(节选)
  沈从文
  我就欢喜看那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
  每天上学时,我照例手肘上挂了那个竹书篮,里面放十多本破书。在家中虽不敢不穿鞋,可是一出了大门,即刻就把鞋脱下拿到手上,赤脚向学校走去。不管如何,时间照例是有多余的,因此我总得绕一节路玩玩。
  到了溪边,有时候溪中涨了小小的水,就把裤管高卷,书篮顶在头上,一只手扶着,一只手照料裤子,在沿了城根流去的溪水中走去,直到水深齐膝处为止。学校在北门,我出的是西门,又进南门,再绕城里大街一直走去。在南门河滩方面我还可以看一阵杀牛,机会好时恰好正看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