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80字。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花苞”“娇媚”“粗犷”“睫毛”“衣裳”“铃铛”“端庄”“静谧”“屋檐”“凄冷”“化妆”“莅临”“造访”“吝啬”“淅沥”“干涩”“草垛”“绿茵茵”“咄咄逼人”等字词。
  (2)理解并学习文中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其表达效果。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通过圈点批注、小组讨论等方式,赏析文中精彩的语句,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3)学习本文的写景顺序,学会有条理地描写景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感受雨的四季之美,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领会作者抓住雨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细致描绘的方法,理解文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在描写雨时所蕴含的情感。
  (2)理解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展示一些与雨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春雨滋润大地、夏雨倾盆而下、秋雨淅淅沥沥、冬雨寂静无声等,让学生直观感受雨的不同形态。
  (2)提问学生:雨在你们心中是怎样的形象?你们喜欢哪个季节的雨?为什么?
  (3)引出课题《雨的四季》,介绍作者刘湛秋。
  2. 检查预习
  (1)让学生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是否准确。
  (2)提问学生对“造访”“吝啬”“静谧”“莅临”“咄咄逼人”等词语的理解,检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掌握情况。
  3. 整体感知
  (1)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雨在哪些季节的特点,以及作者对雨的情感。
  (2)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概括雨在四季特点的句子,如“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