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80字。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单元目标】
  1.品读文本,掌握写景状物的方法,领会语言之美。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发现作品中“物”与“我”内在关联。
  3.比较阅读,整合探究,感受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手法的异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练习类比联想及形象描摹景物的方法,从自然中获得人生智慧。
  【核心任务】
  校园电台为帮助同学们排解不良情绪,积极面对学习及生活中的挫折、困难,建设良好的心理环境,特开设“心灵之窗•亲近自然”栏目,以期用美文浸染心灵,用经典引领成长,请通过本课的学习,试着为栏目组拟写栏目小标签或推荐作品及理由。。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课文写景状物之妙,感知语言之美。
  2.比较小桃树的成长经历和“我”的人生经历,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3.品析描写小桃树特点的词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梳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2.品析描写小桃树特点的词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学习难点:
  1.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2.培养学生坚强不屈、勇于和困难做斗争的品质。
  【学习策略】
  《一棵小桃树》主要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它历经风雨仍然顽强生存,作者赞扬了小桃树同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只有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小桃树的顽强,学习小桃树的顽强,本文的启发意义才得以充分落实。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感受小桃树的特点和精神。一对比,小桃树与其他花草所受的待遇及最终命运。二是描写,引导学生对风雨中小桃树的描写分析体会其展现顽强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播放《朗读者》贾平凹简介视频)导入
  二、初读,倾听树语之妙
  1.请同学们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的时候勾画出能体现小桃树成长过程的词句。
  2.梳理小桃树的成长经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在笔记本上梳理小桃树的成长过程}埋在角落——拱出一点嫩绿儿——长上二尺来高——有院墙高了——开花——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3.朗读课文,分析小桃树的形象,思考概括: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
  ①这是一棵单薄弱小的小桃树,从“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可以看出。
  ②这是一棵卑微孤独、无人理睬的小桃树。从它长在角落,无人关注,几乎被人忘却时萌芽;成长的过程中,也几乎无人理睬;好不容易开花,却只孤孤地开在墙角,连蝴蝶和蜜蜂都不愿光临可以看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