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20140字。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伴随着文人“游走”,形式多样的文学创作活动相伴而生,而在经历鼎革的清初更具独特性。一大批“不安于居”、游走四方的文人,他们以游为隐、借游谋食、因游求道,也进行了图谋“复明”、结交英豪等活动,其“游走”所构筑的文学世界也因之发生变化。游走让文人得江山之助,创作了大量山水、投谒、送别、唱和诗等。其中所饱含的心境、动机与前代迥异,促成了诸多文坛“新质”的生成,而诸如编纂、评点诗词文集对文坛风气的转移,流人文学兴盛等,更带来了士人人生选择和治生方式的复杂化。
因明清易代,文人“游走”的动机更为多元,呈现出复杂的人生选择面向。他们登山赴水,与自然为友,甚而苦游、穷游,以“浪迹”行为自虐自苦。顾炎武曾在“游”中数谒明孝陵以“寻求悲壮”,行走边塞以勘察舆地,复国之意味不言自明。饱经丧乱的清初士人普遍贫困,其游走也多了一份红尘苦味,似乎更“世俗”化。他们往往主动或被动打破“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人格坚守,“饥驱”成为游走的重要原因。江西易堂诸子因饥驱而游艺四方,苏州计东亦因饥驱而浪游南北,学者陈确甚至表示“治生尤切于读书”。与此相关的“利达”之诱也是文人纷纷出游的真正动因,或流寓他乡,或入幕为宾,或坐馆为师。黄宗羲云:“慨然记甲子蹈东海之人,未几已怀铅椠入贵人之幕矣。不然,则索游而伺阍人之颜色者也。”可见用世之志与谋身之需之于文人人生选择的切要。游走,扩大了士人的生存空间和治生路径,也推动了地域间文人的流动与切磋。
“游走”的休止符可能就是“流寓”。遍布乡野与城市中的“流寓”现象在清初更加普遍,诸多结社、文会,常有流寓者的身影侧身其间,长期游食异乡的曾灿发现某次集会中“强半是流寓”。彼时江浙地区的文化繁盛,诸如淮安诗坛的崛起、扬州社集唱和的繁兴等,多得益于流寓文人的引领,朱彝尊断言“浙词之盛,亦由侨居者为之助”。康熙十八年的博学鸿词科促成众多诗词文曲大家汇聚京师,其中不少文人曾游走四方,或因入选为官而流寓北方,对南北文化的交融作出了贡献。
“游走”带来了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的变化,也带来了南北文化的充分交流。清初时期,诸多重要的文坛活动与风尚新变借由游走南北的文人通力完成。诗集编选活动如顾有孝《百名家英华》兴起的宗唐风气、吴之振《宋诗钞》引领的宗宋趣尚等,都是南北文人共同参与的结果,借由游走与传播,在江南与京师等地产生持续性影响,力扫诗坛积习,诗风一变而为宗唐抑或宗宋,以达到立论、存史与标榜声气的旨归。此际,诗文主题征集活动亦兴盛,文集结撰也随之完成,其文学建构之功也往往有赖于文人的南北游走。他们利用诗文主题征集结识四方名流以获声名,与清初词坛复兴局面息息相关的词集评点活动也来自这一风尚。词作者与评点者在创作、理论与实践上的多维互动,饱含着清词中兴的理论自觉,并辐射了南北文坛。游走于南北的文人文化性格和审美趣味得以重塑,而文学的地域性特征也得到重新建构。
游走文人生存、交往方式的变迁,也与文体形态发生交互性影响,促进了各类文学体式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初文人“游走”催生了多样的文学创作活动,而由于“游走”背景不同,他们所建构的文学世界又各具特点。
B. 因明清易代之际多元的“游走”动机,这时的文人呈现复杂的人生选择面向,有的甚至显露出图谋复国的意味。
C. 诗集编选、诗文主题征集和词集评点活动均由南北文人共同参与而成,其中词集评点透着清词中兴的理论自觉。
D. 大案是清初文人文学趣尚的重要转折点,有些人在案狱中的不幸遭遇和丰富经历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素材。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游走”让文人得江山之助,创作了大量山水、投谒、送别、唱和诗等,可见“游走”丰富了文学创作活动,容易促生文坛“新质”。
B. 清初“游走”的士人,往往主动或被动打破安贫乐道的人格坚守,因为他们普遍贫困,迫使他们“游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饥饿。
C. “游走”不仅促成了清初古文新格局的形成,而且正因为文人的“游走”,才使得戏曲与小说两种文体表现出雅俗互渗的倾向。
D. “游走”文人生存、交往方式变迁促使清初文学体式发生了变化,但如果联系其文学视界,就可能寻找到考察彼时文坛生态 路径。
3. 下列选项,不属于“游走”可能给当时南北方文人带来的影响的一项是( )
A. 南北方文人将主动地寻求塑造不受地域限制的文化性格。
B. 南北方文人将不断地去增强自身固有文学族群的认同感。
C. 南北方文人将悄然摆脱偏见,自我反思,重塑地域意识。
D. 南北方文人将会保持对话,以促进在文风上的彼此融合。
4. “游走”使清初文人的“审美趣味得以重塑”。请简要说明。
5. 明末清初,著名学人顾炎武北游时期创作了大量惊世诗篇。学校“走近顾炎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以“顾炎武北游诗创作研究”为课题开展研究,请根据文本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一些建议。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外婆的世界
李娟
我是在我妈开始种葵花那一年决定辞职的,并提前把外婆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之前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在阿勒泰市生活。有一次我妈打电话给我,非常害怕的口吻:“娟啊,你赶快回家吧,情况有些不对……”“是不是外婆她……”“唉,你外婆越来越不对劲儿了,你要是看到她现在的样子,肯定会吓一大跳。天啦,又黑又瘦,真是从来也没见她这么黑过……是不是大限要到了?你赶快回来吧,我很害怕……”
我赶紧回家,倒了两趟车,路上花了一整天工夫,心急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