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71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
  初三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将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必须和试卷上的题号一一对应),答题内容不要超出框外;
  3.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分数120分;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6分)
  古人丰富多彩的情思在诗中起伏飘扬。“①________,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烟波浩渺的宏伟景象,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孟浩然从政的愿望;“曲径通幽处,②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静谧祥和的环境,使常建体味到远离尘世的快乐:“拣尽寒枝不肯栖,③________。”(《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托物写怀,与“孤鸿”合二为一,表现了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④________,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韩愈形象地描述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情形,抒发了他强烈的悲愤之情:“⑤________,________”(《礼记》)阐明了“大同”社会选拔任用有能力、有道德的人,人们都能安居乐业的美好前景,寄托了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
  2.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腐蚀(shí)    相辅相成    棱(léng)角    钟爱
  B.晓得    襁(qiáng)褓    擦拭    龟(jūn)裂
  C.喧腾    彷(páng)徨    怒不可遏(è)    狡辨
  D.轧(zhá)钢    湿漉漉    蠕(rǔ)动    映照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钱塘江水,飞驰而来,杭州邀你共赏风口浪尖之美。
  B.不法分子利用微信等平台实施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C.漓江的雨季,江水川流不息;夏天的桂林,等待你的来临。
  D.对于他所做的可耻的事情,我的心如波涛翻滚的江水,怒不可遏。
  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问题。(4分)
  不仅语文学习能提高读写听说的能力,还能充实精神、完善情感和提升人格。学习《白杨礼赞》,我们在那潜滋暗长的白杨树上领略到纵横绝荡的精神和意志(    )学习《苏州园林》,我们在那曲径通幽的园林中体会到自出心裁的设计风格????学习这些文章,我们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    )陶冶情操。
  (1)在上面语段中的两个括号处依次填入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分号  顿号    B.分号  逗号    C.逗号  顿号   D.句号  逗号
  (2)文段中画线句子存在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2分)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大道之行也》出自儒家经典《礼记》,文中阐明了人类美好构想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向往之情;后来的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与课文中所描绘的大同社会则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B.一篇优秀的游记,至少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所至”,即交代游踪;二是“所见”,即描写景物;三是“所感”,即抒发感受,表达思考。八下第五单元四篇游记虽写法各异,但都传达出了作者对人生、生命的某种思考与感悟。
  C.即席讲话又称即兴讲话,是指在特定的场合中,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就某个问题发表见解、提出主张,或者表达某种情感和愿望。临场性是即席讲话最主要的特征,有限的时间决定了讲话必须观点明确,简洁又有针对性。
  D.《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文构思新颖巧妙,作者以一滴水这一人格化的主体的独特观察视角,以它的行踪为线索,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口吻真切地表达了对丽江的赞美和喜爱以及对宁静淳朴生活的赞颂。
  6.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按要求做题。(5分)
  ①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