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360字。
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7分)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各种各样的比较有名的神话中,月亮总是和美丽的女神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希腊神话中的阿尔忒弥斯,或是中国的嫦娥与日本的辉夜姬。
在这些神话故事里,月亮都是以女性的角色出现的。而在原始文化中,女性以月亮为代表,很早的时候就形成了阴阳的观念,并形成最初的文化体系,阴—月亮—女性与阳—太阳—男性是相对应的两方面。直到今日,阴阳文化体系仍在人们的意识深处发挥着作用,自然地,在人类的意识深处就很容易把月亮和女人联系在一起。
尽管月亮神话有着丰富的象征内涵,但它的主导象征却是表现“生命的繁衍与永恒”,由此而与女性紧紧联系在一起,既是自然景观,也参与人的生活,赋予它以性别特征。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艾瑟哈婷在《月亮神话》中说过:“无论在当代还是古典诗歌中,以及时代不明的神话和传说里,就像太阳以其英雄象征着男性原则一样。”阳性的太阳代表着公开的社会化的生活,是权威与力量的代表,代表着隐蔽的私人化的生存形态,是神秘、感伤又富有诗意的。
(摘编自段君、齐昕《浅谈中西月亮神话》)
材料二:
印度到处是毗湿奴的神庙,目前的印度教依然流传一个毗湿奴化身侏儒步天的故事。毗湿奴变成侏儒,三步就跨完天地,现实中有这样的侏儒吗?有的,就是圆圆的太阳。在中国,《山海经》里有一个太阳神名叫帝江,就是这圆溜溜的可爱模样。现在我们看到的伏羲女娲汉画像,一个拿着矩。太阳神与月亮神拿着规和矩测量天地,和印度的毗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阴阳观念形成的文化体系,至今仍在人们的意识深处发挥作用,让人们自然地把月亮和女人联系在一起。
B.人们把月亮的自然属性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赋予它女性特征,代表隐秘的生存形态。
C.在神话研究中,我们一般只关注印度对中国的影响,月蟾神话起源研究则能看出中国对印度也是有输出的。
D.在原始社会时期,生存条件极为艰难,因而人类赋予了月亮生殖崇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材料一中,作者引用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艾瑟•哈婷的话,以支撑“月亮成为女性的象征”的观点。
B.在材料二中,作者从语言发音、语义辨析等角度,推断出中国和印度月亮神话之间存在着关联。
C.在材料三中,作者以“根”作比,指出了“中国月亮神话发展脉络”的总体特征
D.三则材料均是从中西方神话传说出发,结合各国的文化特征,探究月亮的象征意义及其文化内涵。
(3)下列故事中的形象最符合材料三中有关中国神话中“神”的特征的一项是
A.神农氏遍尝百草,帮助老百姓识别草药。
B.文王拘差里,观天象卜罾草而推演周易。
C.老子骑牛出关紫气东来,被奉太上老君。
D.关羽殁后被尊为武财神,受到后世供奉。
(4)材料一和材料三都认为“月亮是女性的代表”,但论述角度不同,请分别概括。
(5)学校组织“中西方文化交流”游学活动,你计划运用以上材料中的说法向外国友人解读《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的“月”。请结合诗句,列出发言要点。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是否符合题干涉及的特征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明确概念的特征,然后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述角度的比较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概括。
(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运用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相关内容及题干涉及的诗歌意象,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关连长
朱定
“第三连关连长是个优秀的战士,”团政委对我说,“也是个优秀的党员!就是文化程度低一点,要好好学学他的榜样,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
第二天我就来到连部,三连刚解放杭州回来,暂时驻在公路旁的一个庙里待命。我找到一个通讯员,大概是用来堆破东西的,到处歪歪斜斜地放着一些破破烂烂的桌子凳子经台等。在这些破东西中间,地上铺了点稻草当床,把一个三只腿的破桌子用木条支起来放在前面;桌上放着一只电话机,铺着一张地图。这大概就是连长办公室了。“连长在看病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