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940字。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题
(范围:八年级下册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说明:
1.全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学校、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再用2B铅笔填涂考生号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各题号指定答题区域内。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例如选择A,正确的涂法是■;非选择题必须用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运用(29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挑兮达兮,在城阙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2)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描写老人小孩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5)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卖炭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卖炭翁的矛盾心情,深刻地表现出他悲惨的处境。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句句押韵,请问押的是什么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小题。(7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跟着课本也可以感受语文的魅力。
平桥村的少年们想尽办法cuān duo“我”去赵庄看的社戏,让人感到宽慰;黄土高原上茂腾腾的后生们打出了磅礴的腰鼓声,让人叹为观止;“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信天游”的回响戛然而止。这是独特的民俗之美。
大自然的语言里,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xiāo shēng nì jì,这是冬天要到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板块聚合分离并缓慢地褶皱变形,为大陆piāo yí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一群大雁目空一切地从我们头顶飞过,在这场迁徙里,它为我们献上了一首带着野性的诗歌。这是神奇的科学之美。
只要打开语文书,就有收获。让我们徜徉在充满魅力的语文世界里,去探索、创造和发现吧!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cuān duo( ) (2)xiāo shēng nì jì( ) (3)piāo yí( )
4.文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宽慰 B.叹为观止 C.戛然而止 D.迁徙
5.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让我们徜徉在充满魅力的语文世界里,去创造、探索和发现吧!
B.让我们徜徉在充满魅力的语文世界里,去发现、探索和创造吧!
C.让我们徜徉在充满魅力的语文世界里,去探索、发现和创造吧!
D.让我们徜徉在充满魅力的语文世界里,去发现、创造和探索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小题。(4分)
南岭以南,西江西来,广府之源的肇庆,历史与文化交相辉映,精美的端砚、美味的裹蒸、蛋家糕、古法造纸、玉石雕刻、金渡的花席、封开的山歌、怀集的龙鱼舞、广宁的舞山狮……这些都是“肇庆非遗”。岭南中学拟举行以“叹非遗之肇韵风华”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周,让师生们一起来感受肇庆非遗的多姿多彩。你也参与了本次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6.【名人我邀请】(2分)
学校计划邀请国家级非遗端砚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罗氏砚雕世家第16代传人罗建泉老师于6月25日下午3:00来校为同学们介绍“砚雕技法”,你作为学生代表去邀请罗老师,你将怎样说?
7.【仿句我来写】(2分)
星期五,活动就要结束了,同学们纷纷在留言墙上留下了感言,小凯也情不自禁地拿起笔,他是这么写的:
从细腻温润、墨香四溢的端砚,到(1)____________;从精雕细琢、栩栩如生的玉石雕刻,到巧夺天工、色彩斑斓的金渡花席;从(2)____________,到刚劲有力、气势恢宏的广宁舞山狮;每一次体验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每一项技艺都是一段历史的低语。它们如同璀璨星辰,点缀在岭南文化的浩瀚夜空,让非遗肇韵之光永远闪耀!(请你帮小凯补充完整句子,要求句子前后语意连贯。)
根据名著内容,完成8-9题。(6分)
8.下列是保尔四次死里逃生的情节,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二、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17分)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