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370字。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分层练习
第16课《诫子书》
基础练
一、基础选择题:
1.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和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
A.淡(dàn)泊 宁静致远 B.淫(yín)慢 无以成学
C.枯(kū)落 年与时驰 D.险躁(zào) 悲守穹庐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诫子书》)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无法成就学业。
B.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的前面。
C.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穿井得一人》)国都中的人谈论这件事,并使宋国国君听到这件事。
D.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屠户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松地拿起屠刀。
4.下列词语中的“穷”与“悲守穷庐”中的“穷”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理屈词穷 B.穷追猛打 C.穷乡僻壤 D.山穷水尽
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穿井得一人》)
B.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死无以致远(《诫子书》
C.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D.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6.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提升练
二、课内阅读与比较阅读:
7.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完成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非学无以广才(增长)
B.非淡泊无以明志(明确)
C.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D.淫慢则不能励精(鼓励)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淫慢则不能励精 则是无信
B.夫君子之行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静以修身 可以为师矣
D.将复何及 白雪纷纷何所似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志”与“学”的关系,作者认为“明志”是“成学”的前提。
B.作者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做到“淡泊”“立志”“惜时”。
C.“夫学须静也”中的“学”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还包含着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美好愿望。
(4)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乙】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