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8分,每小题3分)<br>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r>
A.供给(jǐ) 揣度(duó) 众口铄金(shuò) 怡然自得(yí)<br>
B.恪守(gè) 屏弃(bǐng) 卓有成效(zhuó) 敷衍塞责(sè)<br>
C. 字帖(tiè) 差错(chā) 风靡一时(mí) 杳无音信(yǎo)<br>
D.提防(dī) 曲折(qǔ) 称心如意(chèn) 徇私枉法(wǎng)<br>
2. 下列词语中,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r>
A.宣泄 慰籍 家俱 牟取暴利<br>
B. 肤浅 沉湎 枯燥 惹是生非<br>
C. 剧增 抱怨 蔓延 人情事故<br>
D.惦记 忏悔 峻工 直截了当<br>
3.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br>
①有铭文的器物,往往能给人以文化陶冶,起到增长知识、______意志的作用。<br>
②如今若能发扬这一传统文化,或许对_________官员们的不良之风不无益处。<br>
③今天,虽然物质条件已经极大改善了,但我们仍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工作中要__________节约。<br>
A.激励 纠正 厉行 B、激励 改正 例行<br>
C.激发 改正 例行 D. 激发 纠正 厉行<br>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br>
A.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耸人听闻的假酒案,五十余人因假酒中毒。<br>
B.小张在商店看见一件新款运动衫,爱不释手,可惜钱不够,不得不忍痛割爱。<br>
C. 自去年《中国社会科学辑刊》提出建立社会科学规范化以来,“规范化”成为学人之间一个炙手可热的论题。<br>
D.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新诗的发展是和外国诗歌的介绍和翻译分不开的,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br>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r>
A.赛后大家认真分析总结,认识到这次比赛失利的原因,是由于部分队员骄傲自满。<br>
B.他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到过的、想象过的感受和状态。 <br>
C.人们考察忠良与奸佞,考察的是道德人品,实在是要比考察一个人的能力要难得多,因为能力不能伪装,而道德可以伪装。<br>
D.明清档案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三大发明,与殷墟甲骨、敦煌经卷共同闻名于世。<br>
6.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br>
显然,一个人寄身于一个社会群体当中,无论他担任什么样的角色,都应以国家民族为重。然而,当国家趋于繁荣,__________ ,一派繁花似锦的太平景象,这时候,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将发生偏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人类共有的脆弱,实在是莫大的悲哀。<br>
①物质日渐丰富,边境无战事<br>
②边境无战争,物质日渐丰富<br>
③在心头的昔日崇高一点点地剥落了它原有光彩<br>
④昔日的崇高在心头一点点地剥落了它原有光彩<br>
⑤物质使人沉沦,享乐使人麻木<br>
⑥享乐使人麻木,物质使人沉沦<br>
A. 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 ②③⑥<br>
二、(18分,每小题3分)<br>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1题。 <br>
方克勤,浙宁海人也。少从乡先达学.穷研力索,至忘寝食。元季乱,隐山谷中。国初被征,起家为济宁知府。比至官,首为书一通悬康衢,谕天子爱养元元之意,民即有不乐,听诣府自言,禁隶卒谁何之。引耆耋坐语,讯得失。聘贤者为师,各立学,学凡数百区,学子系籍者至千人。时始诏民垦荒,阅三岁乃税。吏征率不俟期,民谓诏旨不信,辄弃去,田复荒。克勤与民约,税如期。区田为九等,以差等征发,吏不得为奸,野以日辟。岁暮转戎衣于燕,时令:役民舟者有诛。他郡以牛车从事,天雨雪,牛僵死于道,民破产十八九。民请以舟僦役,克勤曰:“吾知从民便而己,抵法非所惮也。”载以舟行。省义之,不问。郡城坏,故事,以兵完筑。指挥使倚奥援暴贵人为重,五六月,辄聚民万余人治之,民不得田,哀号往即工。克勤奋曰:“民困不救,乌用二千石为!”密闻之中书,即日诏罢役。视事三年,户口增数倍,一郡饶足。克勤为治以德化为本,不喜近名,尝曰;“近名必立威,立威必殃民,吾不忍也。”自奉简素,一布袍十年不易,日不再肉食。每行县,杯汤不肯受。兖州守因童子进二瓜,笞而却之。而于人最恩,南冠过郡者必米醪遗之,不能步者僦舟车送之。同列以事夺禄,旦夕延共食。会饮醉,投案大诟去,礼待之益恭。及酒解,来谢。克勤阳为不知者,曰:“昔之夜,吾亦大醉,不识君何谢也?”晚益畏慎,昼所为,夜必白之天,俯仰无愧怍。<br>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r>
A. 少从先达学,穷研力索 索:探求。<br>
B.时始记民垦荒,阅三岁乃税 阅:观察。<br>
C.故事,以兵完筑 完:修缮。<br>
D.自奉简素,一布袍十年不易 奉:供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