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360字。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人文主题目标 学习任务目标
1.感悟诗人抒发的情思,感知不同的时代精神特点;
2.陶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操,培养、弘扬追求理想、甘于奉献、崇尚光明与自由的精神 1.联系特定的时代氛围,理解诗歌的内涵与形式特征;
2.发挥想象,体会意象营造出的氛围,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
3.理解比喻、象征等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4.理解诗歌凝练的语言及其体现出的节奏美
情境引领 诗歌是生命中开出的语言之花。它是一种内心的需求,与青春有关,与叛逆有关。每一个青年人都是一个潜在的诗人,都有绽放与创造的冲动。生命中需要自由,有表现的本能。每个人的青春中都会产生诗情,或者说,健康的生命中自然就包含着诗。让我们沉浸到诗中,去感受诗人灵魂的波动与战栗,让青春在诗歌中得到升华,展开腾飞的翅膀。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资料助读•认知导学
一、作者作品
新诗奠基人——郭沫若
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四川乐山人。“五四”时期,郭沫若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担任了国家和科学文化机关的领导职务。
成就:郭沫若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他学识渊博,才华卓越,是中国新诗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作品: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等,历史剧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专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
登高望远
郭沫若是文化巨人,在很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尤其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请查阅资料,选取印象深刻的评价或事例,在小组内分享。
答案(示例):
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 ——闻一多
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战士、诗人和雄辩家的智慧、才能、气魄、热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巴金
二、背景回眸
汹涌大海与时代洪流的激荡——《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919年的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