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300字。

  单元复习04部编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语言文字运用
  1.小明准备通过走访社区居民了解祖国的变化。下面是他拟写的访谈提纲,①②两处提问均有不妥之处,请改正过来。
  采访对象:社区居民。
  访谈主题: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水平。
  访谈提纲:
  ①你现在的住房情况是不是还很差?
  ②在这个社区生活的十年间,你对周围环境有过哪些不满?
  ③十年间你搬过几次家?每次搬家体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①您现在与十年前的住房情况有什么不同?
  ②十年间周围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
  解析 ①处问题不礼貌,没有考虑采访对象的心情,而且应联系“改善居住环境”提问,应问住房情况的变化,所以可改为“您现在与十年前的住房情况有什么不同”。②处问题同样应联系“改善居住环境”提问,应问周围环境的变化,所以可改为“十年间周围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
  2.某校高一年级开展“记录家乡的人和物”综合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若拟写一篇《家乡人物(风物)志》,你应该掌握哪些访谈技巧?储备哪些相关知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任务一:①访谈之前要作充分准备。可以查阅相关材料,也可实地考察风景名胜、建筑设施,或走访本地博物馆和档案馆等。先要了解采写的对象,确定访谈的主题(如家乡名称的来历和演变、家乡的历史传说等),然后拟定访谈提纲,根据访谈主题选定合适的访谈对象并征得对方同意。
  ②访谈中提出问题应具体明确,切忌笼统、含糊不清。可将问答变为交谈,使访谈气氛融洽一些。交流中要注意倾听受访人的看法,随时给予积极回应。访谈结束后要及时整理访谈记录,整合访谈内容,为“志”的写作准备好基础材料。
  ③了解“志”的概念。“志”是记述、记载的意思。记述的人物,既可以是历史名人,也可以是有一技之长或有独特经历的普通人;风物,既可以是家乡的建筑、特产、老物件,也可以是传统习俗等。
  ④把握“志”的特点。“志”的表述方式以叙述和说明为主,语言力求准确、平实、简明,在记述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对家乡的思考与情感。记述人物,要写清楚人物的生平、主要事迹,突出他对家乡的贡献或影响。记述风物,要写清楚其来源、特点、文化价值等。
  任务二:采访过程中,若遇到以下问题,你该如何应对?
  (1)如果采访对象紧张或拒绝回答该怎么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说明采访的目的,打消对方的疑虑,从而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好感。②态度要谦恭温和,做到尊重对方、关心对方、理解对方。
  (2)如果采访对象答非所问怎么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不要急于打断对方的讲话。②待对方把这个话题讲完,抓住时机把话题引回来。
  (3)如果采访对象语速太快,记不下来怎么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学会记录最重要的话,并根据自己的采访主题进行提炼、概括。②可借助录音设备。
  3.校学生会拟开展“如何与陌生人交往”的主题活动,为学习交往经验,将对某老师进行访谈,请你设计三个访谈问题。
  要求:①紧扣访谈目的,问题步步深入;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①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您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
  ②从这件事中,您总结出了哪些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
  ③为帮助我们更好地与陌生人交往,您还有哪些建议?
  4.阅读下面的访谈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新京报:20世纪60年代您为什么想到要研究杂交水稻?
  袁隆平:当时粮食非常短缺,闹饥荒饿死人。当时我是学农业的,亲眼看过路边、桥底下,有人没饭吃。提高粮食产量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新京报:如今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