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7550字。

  2023-2024学年普通高中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3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门”设置在房屋的出入口处。“门”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像两扇打开的大门,《说文•门部》:“门,闻也。从二户,象形。”强调门的通行功能。《释名》:“门,扪也。在外为人所扪摸也。户,护也,所以谨护闭塞也”指出门防卫、抵御野兽侵袭的作用。门的雏形源于穴居野外时古人在洞口设置的障碍物,此时门也多采用竹篱和树叶等自然材料。可见,门的原始功能是御寒和抵御外来灾祸的侵袭,为人类提供安全的避难所。
  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开始建立固定居所,设立门户,原始时期的门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种象征。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设立门,为人类社会组织最基本的形式—“家”的形成提供了可能。随着“家庭”的形成,家族制延伸到国家结构中,国家有了稳固的社会基础,门是人类由蒙昧向文明进步的里程碑。门对空间进行划分,区别出空间的内外,从单座院落、建筑群、街坊到城市连接,门都起着重要作用;门成为建筑物中最突出的部分,“宅户以门为冠带”,因而门也成为建筑物的代表,是各建筑空间层次转换的媒介。
  门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熔铸了人们丰富的心理情感。《韩非子•五蠹》中“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是对门起源的追溯。《诗经》中涉及房门的有51篇之多,其中《大雅•绵》“乃立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将将”对直父传授造房技术,建立皋门、应门进行了详细描述,“伉”“将将”形容城门高大、雄伟庄严。显然,门超越了原始的防御功能,已经带有象征身份和威仪的意思。由此可见,人类早期对门的关注源于原始的实体防卫功能;人们居有所定,家园有安全保障时,门的精神文化功能和审美功能才逐渐显现。
  门联结着自己、他人和整个世界,传递空间领域感,成为区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一个标志。门是空间上的节点,具有通过性、出入自由性的特点。门承担着空间相互联结和阻断的双重功能,空间转化的标志性仪式让使用者的心态发生了变化。门在提供安全感的同时,也对空间进行了划分,在不同的空间内人们的心理感受不同。从门的位置来讲,有院门、宫门、山门、城门、关门、国门等。这些门的建设规则不同,比如宫门的主门都设在宫城的中轴线上,以展示天子受命于天,掌管国家;山门即佛、道教等宗教建筑的大门。这些门时刻提醒人们在出入时所进入的空间领域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思想意识的变化。门是空间划分的标志物,人的心理通过门产生中心与边缘、内与外的转化。穿越门的瞬间,人觉察到空间的转变和属性的变化,正如在出入高校大门时,通过者的身份属性也发生了变化。
  (摘编自张芳《门的文化符号研究》)
  材料二:
  在西方,门的人文意义没有中国古建这么丰富,附加值不多。直到近代,才有自觉的门“道”之哲思。代表性的是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齐美尔所言:“茅屋是有限单元,是人们在无限空间中为自己选定的一点,门将有限单元和无限空间联系起来,通过门,有界的和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文》和《释名》都强调了门的实用性功能,这也是门出现的现实缘由。
  B. 门的出现标志着家庭形式的形成,成为了人类从未开化进入文明的里程碑。
  C. 齐美尔认为门不仅是一种建筑设计的理念,也蕴藏界限与空间变化的哲理。
  D. 中国古代的气经历了由物质到抽象的转化,文气、门气均有人的精神介入。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若居无定所,家园安全难以保障,人们就不会在门上附着一定的心理情感。
  B. 门可以作为切割并连接不同空间的重要媒介,也是建筑物重要特征的体现。
  C. 门所具有的“变通世事”的意蕴是在其开合通行的功能之上引申而得来的。
  D. 吴国的“破楚门”和越国的“龙飞翼楼”都是结合现实心理需求而建造的。
  3. 下列选项,最能够体现“门象征身份地位和威仪”特点的一项是(   )
  A.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B.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4. 材料一和材料二引用了很多内容,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 归有光《项脊轩志》说“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门”成为家庭变故的重要意象。请结合材料一谈谈文中的“门”为何会给他带来“多可悲”的心理体验。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门的出现标志着家庭形式的形成”错误。由原文“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设立门,为人类社会组织最基本的形式——‘家’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可知,只是提供了“可能性”。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人们就不会在门上附着一定的心理情感”错误。根据原文“人们居有所定,家园有安全保障时,门的精神文化功能和审美功能才逐渐显现”和“《韩非子.五蠹》中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冰雪花卉
  毕淑敏
  一个花圈的雏形,已经赫然在目。它像一个正要从母体中娩出的婴儿,带着淋漓的鲜血和蓬勃的生意。在素白的底色上,蜿蜒开放着星辰般灿烂的花卉。赤橙黄绿青蓝紫……不管自然界有无这等颜色的植物,它们在海拔5000公尺的雪山上,恣肆汪洋地开放着……
  我们被自己的创造所震撼。一个尚未完成的花圈,似乎比一件成品,带给人更多的恐惧。它象征着死亡刚刚发生。
  花圈的主人——几个很年青,很年青的男孩,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