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730字。
《诗词三首》
一、选择题
1.选出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诗人被贬官在外多年,回京路上思怀往事,展望将来,诗中流露出心绪难平但又不乏刚健昂扬之气。
B.诗中第二联运用两个典故,写出了孤身归来后的感触,既有旧友离世的悲痛,又有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无限怅惘。
C.诗人将自己比作“千帆”“万木”,与“沉舟”“病树”两两相对,表现了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是诗人乐观精神的写照。
D.诗作的结尾,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白居易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
2.选出下列对苏轼《水调歌头》赏析有误的一项()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即问,表达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作者想象自己在月宫起舞的美好情景,胜似人间。
C.“无眠”,表现离别之人在月圆之夜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暗示了作者的忧伤。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接抒发作者对天下所有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
3.古诗词赏析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这首词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
B.上片望月,怀逸兴壮思,既表达对明月的赞美,对天上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表达词人想逃离人间,与明月一同归去的思想感情。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上,照在不能入眠的词人身上。
D.宋代胡仔《笤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4.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