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7010字。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
(建议完成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和运用(24分)
为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班级开展以“精彩的语文生活”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观美景,抒感悟】下面是小文写的一段随笔,请你帮忙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碧云天,黄叶地。苏堤就如一条青黄相间的绒带,默默地伸向水烟迷蒙的湖心,轻柔而至的微风在天地间酝酿成一首轻灵的诗,一叶孤舟就像这诗中的主角,在橙清的水面上飘浮着;远处淡淡的烟霞,仿佛青灰色的轻绡,镶嵌在逶迤起伏的远山上,与辽阔的云相应和着,让人心生怜意。
对于眼前的西湖秋景,我很难找出一个恰当的形容词,不是春的矫媚,不是夏的粗犷,不是冬的憔悴,是什么?我说不上来,我只觉得眼前的画面静谧极了,悠远极了,高洁极了。这画面中蕴含着许多还没有为我所理解的丰富的奥秘。
1.请确认随笔中加点字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1)应和(A.hè B.hé)( ) (2)憔悴(A.zuì B.cuì)( )
2.校对随笔时发现其中有错别字,请改正。(2分)
(1)橙清______ (2)矫媚______
【诵诗词,品意蕴】下面是小语串写的诗词片段,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3.山川风月皆有声音,情志心意朗读彰显。跟随曹操登碣石《观沧海》,要读出(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抱负;与王湾一道《次北固山下》,要读出(2)“______,______”的思乡之情;和马致远一同驻足古道,要读出(3)“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的游子思亲、天涯漂泊的悲苦之情;陪李白外出闯荡,要读出(4)“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峨眉山月歌》)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同杜甫在江南与李龟年重逢时,要读出(5)“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的追忆、怀念之情。(11分)
【赏明月,传情思】小文撰写了下面一段评论性文字,请你阅读并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中华民族历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中秋节更是被称为“团圆节”。②皓月当空之时,一家人围坐一堂,老人给孩子讲述嫦娥的故事,孩子跟着父母吟咏那些脍炙人口的中秋诗词,一起吃月饼赏明月,乐何如哉!③这样的团圆,______体现着凝聚的亲情,______传承着独特的家庭文化。④围绕中秋夜的一轮明月,古往今来多少人寄托情思,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千古流传的诗词,成为一代代中华儿女的______,沉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______。
4.请从第①句和第②句中各找出一个名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在第③句中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6.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入第④句中的横线处。(只填序号)(2分)
A.精彩篇章 B.共同记忆
【读名著,猜人物】同学们邀请你参加“猜猜他(她)是谁”趣味游戏,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7.请阅读表格中的内容,并结合《朝花夕拾》,判断所描述的人物,将表格补充完整。(3分)
具体内容 人物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①
他的脸是长而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②
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阿长
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③
二、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10题。(9分)
【材料一】今年五一假期,各地旅游景区都开启了“人从众”模式。据文旅部数据统计,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在社交平台上,“每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