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310字。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三十六年,晋公子重耳过,文公弗礼。文公弟叔詹曰:“重耳贤,且又同姓,穷而过君,不可无礼。”文公曰:“诸侯亡公子过者多矣,安能尽礼之!”詹曰:“君如弗礼,遂杀之;弗杀,使即反国,为郑忧矣。”文公弗听。
  三十七年春,晋公子重耳反国,立,是为文公。秋,郑入滑,滑听命,已而反与卫,于是郑伐滑。周襄王使伯服请滑。郑文公怨惠王之亡在栋,文公父厉公入之,而惠王不赐厉公爵禄,又怨襄王之与卫滑,故不听襄王请而囚伯服。王怒,与翟人伐郑,弗克。冬,翟攻伐襄王,襄王出奔郑,郑文公居王于汜。三十八年,晋文公入襄王成周。
  四十一年,助楚击晋,自晋文公之过无礼,故背晋助楚。四十三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共围郑,讨其助楚攻晋者,及文公过时之无礼也。初,郑文公有三夫人,宠子五人,皆以罪蚤死。公怒,溉逐群公子。子兰奔晋,从晋文公围郑。时兰事晋文公甚谨爱幸之乃私于晋以求入郑为太子。晋于是欲得叔詹为缪。郑文公恐,不敢谓叔詹言。詹闻,言于郑君曰:“臣谓君,君不听臣,晋卒为患。然晋所以围郑,以詹,詹死而赦郑国,詹之愿也。”乃自杀。郑人以詹尸与晋。晋文公曰:“必欲一见郑君,辱之而去。”郑人患之,乃使人私于秦曰:“破郑益晋,非秦之利也。”秦兵罢。晋文公欲入兰为太子,以告郑。郑大夫石癸曰:“吾闻姞姓乃后稷之元妃,其后当有兴者。子兰母,其后也。且夫人子尽已死,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
  (节选自《史记・郑世家》,有删改)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晋公子重耳过——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____________
  (2)文公弗礼——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____________
  (3)且又同姓——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___
  (4)已而反与卫——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____________
  (5)从晋文公围郑——战则请从(《曹刿论战》)____________
  (6)乃使人私于秦——窃窃私语____________
  2.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时A兰B事C晋D文E公F甚G谨H爱I幸J之K乃L私M于N晋O以P求Q入R郑S为T太U子
  3.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反,同“返”,和《齐桓晋文之事》“盖亦反其本矣”中的“反”意思相近。
  B.与,指亲附,和《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侍坐》“吾与点也”中的“与”意思不同。
  C.赐,指恩惠,与《烛之武退秦师》“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中的“赐”用法一致。
  D.乃,于是,便,与《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中的“乃”用法不同。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公子重耳过,文公弗礼”,就是《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无礼于晋”,是秦晋联军围攻郑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B.郑国攻打滑国时,周襄王派伯服为滑国说情,郑文公不仅没有听从襄王的讲情,反而还扣押了伯服,惹恼了襄王。
  C.晋国希望抓住叔詹,羞辱并杀死他,因此联合秦国一起攻打郑国,国难当头,叔詹主动赴死,以解决郑国此次危机。
  D.郑国的公子子兰能够回国,并被郑文公立为太子,是因为外有晋文公武力胁迫,内有大夫利用母族优势进言帮助。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四十一年,助楚击晋,自晋文公之过无礼,故背晋助楚。
  (2)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
  6.选文中晋国撤兵的原因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晋国撤兵的原因有何异同?
  二、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7.《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和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