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350字。
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是由英国视觉艺术评论家克菜夫•贝尔提出的,他把艺术品作为审美对象,提出只有具有“有意味的形式”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品。在阅读明清小说时,笔者发现其结构的某些形式能够对内容的表述有助益。这就是一联一联地将叙事单元组织起来的“对联”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称为“对联思维”。它渗透在小说的创作构思之中,又对设置人物、安排情节有着组织的作用,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意味的形式"。
②为了说明明清小说创作中普遍存在的“对联思维”,就不能不提明清小说的“题目”。明清小说具有对句、对仗形式的题目当始自《三言》《二拍》《西游》《水浒》。如果说《三言》的题目还止于上下卷之间的对仗,《二拍》则进一步发展成为以7字或8字为主的双句对仗。《二拍》出版30余年后,毛氏父子开始了对《三国志演义》的改造。他们对一些“回目”作了精心修改,如罗本的“关云长千里独行关云长五关斩将”,毛本改为“美算公千里走单骑汉寿候五关斩六将”,不仅形成对仗,还从形貌、官爵两方面给人以美而可敬的感受;于“五关斩将”中嵌入一“六”字,将关羽的神勇表现得更突出。从毛民父子的修订可见,明清小说家在回目的拟制上,是花了很大气力的,这时双句回目的拟制不但成了小说创作普遍遵守的程式,而且还灵活的运用修辞手段来拓展对联的审美空间,形式上尽可能地求工、求善、求美,已明显渗透到小说创作的整体构思中。正是有了这些“题目”,才有了后来的“回目对联”“章回尾联”和“章回插联”。也正是它们的安置与运用,“对联思维”才开始全方位地渗透到小说创作之中,成为小说构思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③在章回小说每回之前,均有一副7言或8言短联以标明篇章内容,它不仅提纲挈领地交代小说主要内容,让读者看了此联就知道这回的故事梗概;如果依次阅读小说回目,还可从中了解整部小说的叙述脉络。因为采用的是双句对仗的形式,作者必须“每回必以二语对偶为题”,这涉及到对联最基本的模式——正对、反对、流水对,也直接导致每回正文必须以对偶的方式展开。如《西游记》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黑怪”,这回的回目是所谓的“正对”,也就决定了这回的行文要从两个方面着笔:一方面写“孙行者大闹黑风山”,另一方面则要写“观世音收伏熊黑怪”。写的虽然是一个大的事件,行文却要从事件的两个方面着笔,它的情节就如对联一样是对偶性展开的,这样的构思是明显不同于西方小说的构思的。
④把小说分为若干回,并于每回将要结束之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对联思维是富于中国特色的有意味的形式,艺术作品只有具备了有意味的形式,才能形成对联思维。
B.回目对联双句对仗的形式,可以使读者很容易了解小说主要内容及整部小说的叙述脉络和结构安排。
C.明清小说的题目意义重大,它们使得对联思维全方位渗透到小说创作之中,成为小说构思的有机组成部分。
D.小说的某些章回用对联作结,可给读者留下悬念,与回目联联系起来,可以看出小说运思上的起承转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作者不以“二语对偶”的形式设置回目联,那么这一回的正文就不能以对偶方式从不同方面来展开。
B.明清章回小说中有写一个大事件却从两方面行文、对偶性展开情节的情况,其构思与西方小说迥然不同。
C.有些作品在展开情节时,脱略对联的外在形式只取其意,把两两相应的叙事单元组织起来,也是对联思维。
D.《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回目为“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诚语”,是以事作为主体来展开故事情节的。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例子插入第⑤段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成斩车胄”讲述了两个情节,行文如对联一样对偶性展开。
B.《水济传》塑造杨志这一人物时,用“断送落花三月雨摧残杨柳九秋霜”结束,表现杨志失落生辰纲后的处境。
C.《红楼梦》第一回写甄士隐梦中来到太虚幻境,见大石牌坊两边挂着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D.《三国志演义》某回目由“七星坛诸葛祭风周公瑾赤壁鏖兵”改为“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对仗巧妙工整。
4.请简要分析材料是如何围绕“对联思维”这个话题展开的。
5.下面提供了《红楼梦》的三个回目,请你任选其一,结合材料和原著情节,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回目加以赏析。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骆驼客
简单
我是一个骆驼客,我压根儿就没想过我会成为一个漂泊四方的骆驼客。那时,我是跟随着西行的商队进入西域的,那天,我正好16岁。如果不是因为家里发生变故,我还住在乡下的那个土屋里,正在挥动着锄头种地呢。
我父亲是个农民,母亲是大户人家的佣人,日子本来过得还不错,至少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