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8020字。
酒泉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人为本”目前可见最早的文字记载,出自《管子》一书中《霸言》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是托名春秋时期齐国著名宰相管仲撰写,其主要内容成书在战国至秦汉时期。两汉之际,由于儒学盛行,人本思想成为政治社会的共识。两汉之后,在《晋书》《唐书》等史料中,以人为本已成为固定格式,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历代王朝施政的基本认识。
从史学上看,人本思想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殷周之际是中国社会思想开始脱离宗教神学的时期,殷商敬事鬼神,行事无不卜筮,却最终走向灭亡。周灭商后,为避免重蹈殷商的覆辙,对殷商灭亡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反映在《尚书》中的《君奭》《无逸》等周初的文献中。《君奭》对天命进行了系统阐释,认识到了殷商之所亡不在于鬼神。《无逸》篇则论述了周的崛起在于“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而《君奭》中“惟用闵于天越民”则将天命与民心向背联系在一起,最终构成了周初“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虽受限于时代,但用“民情可见”的观点解释天命,把天命理解为可以认识的客体,无疑是一种进步。在我国古代汉语中,人民多指黎民百姓,“人”与“民”时常连用成为合成词组。如,《诗经•大雅•抑》“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告诫统治者要善待人民,慎用刑罚。因此“敬天保民”的思想实际上开启了后代人本思想的先河。
春秋时期,孔子以“仁”为儒学思想核心和基础,为人本思想加入了更多世俗化的内容。《论语》中多处涉及“仁”的论述,如,“颜渊问仁,子曰,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孔子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孔子还提出“仁者人也”(《中庸•第二十章》),深刻阐明“仁”的核心在于人。孔子的思想虽然是贵族团体的立场,但周游列国的经历让他体会到了“苛政猛于虎”,使他成为了人本思想的忠实倡导者。如《论语•乡党》中描述,“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由此可见孔子对人的生命安全的重视。
战国时期,孟子在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倡导“以民为本”思想。《孟子•尽心下》指出“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还特别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由此可见,孟子所说的“民为贵”,强调的是以民为本、以民为贵、以人民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是目前可见最早的“以人为本”的文字记载,说明这种思想在两汉之际产生并延续了下来。
B. 古代汉语中,“人”与“民”时常连用,多指黎民百姓,“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就是告诫统治者要善待人民,慎用刑罚。
C. 孔子以“仁”为儒学思想核心和基础,为人本思想加入了更多世俗化的内容,“仁者人也”深刻阐明了“仁”的核心在于人。
D. 孟子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等观念,使得人本思想真正成为了政治主张,而不再只是一种人道关怀。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殷商敬事鬼神,行事无不卜筮,而周朝“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惟用闵于天越民”,后者无疑比前者更进步。
B. 秦汉之后,以人为本思想成为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主要是因为得到了各类思想学派的继承和发扬。
C. 荀子提出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思想主张被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奉为圭臬。
D. 虽然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由于封建君主专制强制性的特点,人民的地位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3. 下列选项,属于“以人为本”思想的是( )
A.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
B.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道德经》
C.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D.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苏轼《荔枝叹》
4. 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5. 纵观古代传统文化发展,以人为本思想的作用和局限性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说明这种思想在两汉之际产生并延续了下来”错,根据原文“人本思想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可知这种思想产生时期不是在“两汉之际”。
故选A。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杨同志【注】
赵树理
过了阴历八月十五日,正是收秋时候,县农会主席老杨同志,被分配到第六区来检查督促秋收工作。老杨同志叫区农会给他介绍一个比较进步的村,区农会常听章工作员说阎家山是模范村,就把他介绍到阎家山去。
老杨同志吃了早饭起程。他一进村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