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040字。

  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分班考语文试卷
  1. 根据拼音,在答题纸的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汉字无论是字形的演变,还是其中的文化意蕴,都(ning)  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
  来的精神财富。认识和(biàn)  析汉字,熟悉它们的内(hán)  ,是我们了解 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继承优秀的文化基因和(hóng)  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意义重大。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洗涤 (dí) 嗤笑 (chī)
  B. 臆测 (yì) 蓦地 (mù)
  C. 绮丽 (yǐ) 猝然 (cù)
  广袤无垠 (mào) 义愤填膺 (yīng) 众目睽睽 (kuí)
  D. 洞穴 (xuè) 归省 (xǐng) 断壁残垣 (huán)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初夏的杭州,荷花娇羞,樱桃正甜,玉兰含苞待放,空气中充斥着一股甜蜜又醉人的味道。
  B. 我国政府有坚定的反腐决心,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也要将腐败分子缉拿归案,绳之以法。
  C. 如果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不能持有理性的态度,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D. 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会忍俊不禁地感慨:“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来的话啊!”
  4. 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2 分)
  A. 随着京剧表演及脸谱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北京传统文化的熏陶。
  B. 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 2020 年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C. 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 “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5. 下面的情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2 分)
  学校举行书法展示活动,同学们邀请你当场挥毫,你推让不过,说:“好吧,那我只好献丑了。”
  作品完成后,你谦虚地对大家说:“写得不好,见笑了!”组织 活动的老师奖给你一件礼物, 你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这礼物我就笑纳了”。你的书法老师应你之邀参加了这次活动,你对 他说:“感谢您百忙之中光临指导!”
  A.献丑
  6. 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
  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 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
  ① 寂寞留给自己 ② 芬芳献给他人 ③ 苦心孕育未来 ④ 宽阔拥护生活
  A.②④③①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7. 请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做 5 个小题)。(5 分)
  (1) ,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不习平? (《论语》)
  - 7 -
  (3)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4) 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 子》)
  (5) 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
  (6) 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7) 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8)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9) 接天莲叶无穷碧,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 子方》)
  (10) 谁言寸草心,  。(孟郊《游子吟》)
  8.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小玲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B. 小玲的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她小 2 岁,小玲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 礼物,她选择了一直可爱的机器狗。
  C. 小玲向同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按照古代的礼仪应这么问:“令堂贵姓 ? "
  D. 老师提问:“农历二月份有哪些节气?”小玲回答:“惊蛰和春分。”
  9. 请你从下面的描述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2 分)
  某学院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 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
  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 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
  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四人的描述分别对应的思想是什么?
  A. 甲——儒家 乙——墨家 丙——法家 丁——道家
  B. 甲——道家 乙——儒家 丙——墨家 丁——法家
  C. 甲——儒家 乙——法家 丙——墨家 丁——道家
  D. 甲——道家 乙——墨家 丙——法家 丁——儒家
  10. 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到博物馆进行参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