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9590字。

  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第一次质检
  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19分)
  国人的“国粹病”
  廖保平
  两年前,因为“破解川剧变脸秘密”,曾金贵成为川剧爱好者的声讨对象。今年7月,法国女孩美兰妮专程来中国拜访曾金贵为师学习变脸的消息一出,声讨再起:“变脸是国粹,怎能随便传给外人?”
  拜师学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问题之所以变得如此复杂,充满火药味,皆因变脸视为“国粹”。变脸真是国粹吗?曾金贵说,作为戏曲外化人物的一种手段,变脸只是戏剧的表演技巧,谈不上所谓的“国粹”。过去,独门绝技——“绝活” 的传授大有规矩: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人)。自从国门被大炮洞开,国人发现国外有先进的“洋玩意”之后,那些人无我有的“绝活”均被冠以“国粹”之名。一种技艺“粹”到“国”级,就跟国家荣誉、国家机器、国家利益等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有了维护甚至保卫的意义。以前,洋人还不大瞧得起你的“老古董”,国粹派只好敝帚自珍。现在洋人对你的“绝活”感兴趣了,还想学一学,国粹派就哗然起来:“绝活”是传内不传外(国)的。
  照这样说,作为国粹的京剧也是绝活,也应该传内不传外(国)。可是。京剧大师收洋徒弟已不是新鲜事,并没有背上“卖国贼”的骂名,相反,京剧却因此变得更有人气,更有影响力。
  或许,那些一概地、盲目地反对国粹外流的人,大概是读过鲁迅的《拿来主义》,且发生了误解。鲁迅的《拿来主义》一开头有云:“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字里行间,鲁迅对梅兰芳博士颇有微词。曾金贵即是当代的梅兰芳,假如鲁迅还在,曾金贵先生也一定会在鲁迅面前止步。如此推论,愚以为谬矣!其一,我要说,鲁迅的《拿来主义》提及梅兰芳先生,旨在抨击统治者的媚外卖国,而绝不是在讽刺挖苦梅博士本人;其二,在如何看待中外文化交流的问题上,鲁迅本人也绝不是一个闭关主义者。这一点只要翻看一下中国的现代文学史,就很容易找到实例。
  我认为那些誓死捍卫国粹到非理性的人,已经成为“国粹病”患者。当一种“国粹”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外来文化碰撞交融以焕发出新的生机时,他们却抱残守缺,对碰触者给以叛徒败类般的声讨,真是病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是必然的趋势,我们如何用开放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如何让我们轻装上阵,而不是像守财奴一样对待国粹,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下列关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拜师学艺是一件平常事,却因变脸被视为“国粹”使得问题变得复杂,充满火药味。
  B.自从国人发现了国外有先进的“洋玩意”之后,那些人无我有的“绝活”均被冠以“国粹”之名。
  C.当一种国粹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时,需要外来文化碰撞、交融以焕发出新的生机。
  D.那些非理性的誓死捍卫国粹的人,已经成为“国粹病”患者。
  2.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写曾金贵两次遭到声讨,其目的是树立全文批驳的靶子,引出下文对“国粹病”的批驳、评析。
  B.“国粹病”是指当一种“国粹”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外来文化碰撞交融以焕发出新的生机时,那些誓死捍卫国粹到非理性的人却抱残守缺,对碰触者给以叛徒败类般的声讨。
  C.曾金贵认为, 变脸只是作为戏曲外化人物的一种手段,只是戏剧的表演技巧,根本与“国粹”毫无关系,这体现出他开放的“国粹观”。
  D.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是必然的趋势,对曾金贵的做法,我们不要妄加指责,否则可能会有理解上的偏差。
  3.作者说,鲁迅的《拿来主义》提及梅兰芳博士,“绝不是在讽刺挖苦梅博士本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4.文中画横线处说“京剧大师收洋徒弟已不是新鲜事,并没有背上‘卖国贼’的骂名,相反,京剧却因此变得更有人气,更有影响力”。请指出作者在这里批驳“国粹派”观点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分别予以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II(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红高粱
  莫言①
  ①一九三九年农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