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280字。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中孕育而成的意识,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以及民众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精神支柱。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而取得这次大考的胜利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强大助力。可以说,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磨难、发展进步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精神又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这体现在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之中。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近代中国,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外国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中国的主权。但这不仅没能打垮中国人民,反而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热忱,呼唤人们挺身而出,进行救亡图存的抗争。正是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从历史的一次次磨难中拼搏奋起。
  民族精神也是当代中国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今天,从耄耋之年的钟南山、古稀之年的李兰娟院士到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医护人员,从湖北当地医院工作人员的迎难而上到外省市医疗队的紧急驰援,从广大党员干部的守土尽责到联防联控的人民“战争”……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心中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长城。民族精神是战胜风险和挑战的硬核力量,还是中国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障。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上下以伟大梦想精神为航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创新工作方式,发扬奋斗精神。疫情期间,脱贫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新的时代,中国人民正书写着中华民族精神新的篇章。    (摘编自网络)
  材料二:
  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盘古开天、女娲炼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言说先民心志的神话传说中都包含着对“勇”的崇仰和赞颂。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英勇面对无数困难和挑战的不屈奋斗史。在栉风沐雨一路向前的历史征程中,“勇者不惧”深深地刻写在中华民族的性格之中,成为无比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勇者不惧”之“勇”,是大勇,而非小勇。小勇者,不能忍小辱、小过,睚眦之仇必报,这是匹夫之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磨难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取得胜利就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撑。
  B.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是无比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勇者只要受到道义的感召,就会产生无畏的气概。
  C.不论“大勇”还是“小勇”,我们都要推崇,不能厚此薄彼,因为勇者能够无惧地坚守并光大道义。
  D.“厚德载物”激励我们要奋发图强,“自强不息”告诉我们要仁厚宽容。两者相得益彰,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中,第二段论证了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战胜磨难的重要力量,第三段引用名言,列举事例,论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B.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在“克己”中“成己”,体现了“勇者不惧”的大勇。
  C.孔子把艰难困苦当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要外在条件,困境本身不能成就勇士,真正的原因是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
  D.中华民族在风雨征程中,没有被任何外在困难吓倒,它凭着自己 “勇者不惧”的品格,开辟出文明的新天地。
  3.下列表述,与材料三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B.“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佚名)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
  D.“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薛瑄)
  4.三则材料都就“民族精神”这一话题展开论证,但论述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作概括说明。(4分)
  5.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在论证上的特色。(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辞缘缘堂——避难五记之一
  丰子恺
  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寇突犯我故乡石门湾,我不及预防,仓猝辞缘缘堂,逃出火线,迤逦西行。如今故园已成焦土,飘泊将及两年,在六千里外的荒山中重温当年辞家的旧梦,不禁心绪黯然。
  走了五省,才知我的故乡,真是一个好地方。石门湾水路四通八达,我们无需用脚走路。倘使你“走”到了城里,旁人都得惊讶,家人怕你伤筋,你自己也觉得吃力。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