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700字。
新闻阅读
(23-24八年级上??江苏??期中)安安和澜澜为“名家成长路”专题搜集资料时,看到了一篇樊锦诗新闻专访的文章,请一起阅读,并完成下面小题。
①1963年,我到敦煌工作,到现在已经60年了。
②念中学的时候,历史课文里有一篇关于莫高窟的课文,看了以后念念不忘,非常想去看一看。我第一次来,是大学五年级的第一学期,当时是来实习。看了以后感觉太震撼了,这么大、这么多的洞窟,都是画和塑像,有这么多丰富的内容,仿佛完全忘了外部世界,进入了一个艺术的宫殿,一个非常美的世界。
③1963年,我再次来到敦煌,从此成为了这里的一员。
④刚来时,我往远处一看,周围全是戈壁滩,几乎寸草不长,只有莫高窟还能看到一些树。莫高窟里头都是矮平房,办公室、宿舍都是土房子,土房子里头是土桌子、土凳子,包括书架也是土的,有的人家里还是土沙发。当时也没有电灯。没电灯怎么进洞画画呢?我们研究了一个办法,外面有太阳时,就用镜子或者是玻璃,在洞外对着太阳,对着了以后,把阳光反射过来,这样洞里就有了光……
⑤我第一次来,住在下室。我一个人,胆还有点大。只听他们说有狼,到了晚上起夜,拉开门看见两只绿绿的眼睛,我以为是狼,把我吓得赶紧推上门,一个跟头就蹦回去了,等到第二天早上起来,天蒙蒙亮了,我想狼也该走了吧,出去一看,原来是驴。
⑥那个时候在洞窟里工作,环境很简陋,而且很安静。安静到什么程度?有一天晚上,我在补衣服,针没拿好,掉下来,那个针的声音,我都听得清清楚楚,就静到这种程度。
⑦常书鸿来的时候40岁左右,段文杰来的时候不到30岁,其他人可能20多岁。他们来了以后,在这里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为什么呢?因为敦煌太博大精深了,有很多事情要做,做不完,就待这儿一辈子。在这里,有老人已经97岁了,刚来的时候也就20多岁。一个老太太,前年99岁在这里去世的,令人敬佩。后来我慢慢理解,莫高窟已经成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那些壁画上遒劲柔润的线条仿佛是他们身上的筋脉啊!
⑧我这一生的志向,就是要保护敦煌。
⑨敦煌是独一无二的,敦煌的艺术富丽堂皇,内容丰富无边,“宽无边,深无底”。而且在艺术的类型上,它不是只有佛教,也反映其他宗教。
⑩有人问我,你觉得敦煌还能保存多久?我说看怎么保护。如果保护不好,可能用不了一二百年;如果保护得好,科技能跟上,说不定最少还有一千年。我们一支支队伍,对实体的文物,想尽办法研究它的实体应用、材料、环境、气候,找到合适的修复加固的材料,把壁画修好,延长它的寿命。但壁画还在慢慢退化,退化到某一天,说不定就没有了。数字化就可以使它完好地永远保存下来,所以我现在经常说,要用科技来保护它。
??为什么要永远保存下去?为了研究,为了弘扬。只要数字图像在,数字资源库在,就可以永续研究下去。未来,我们的后代可以接力研究敦煌。
??我没想到我会在这里待一辈子,给敦煌做点什么,很值得,所以我也不后悔。
——选自央视新闻2023年10月19日
1.澜澜结合文本,列出了一份介绍樊锦诗的演讲提纲,请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选项完善这份提纲。
A.此心安处是吾乡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C.朝露待日晞
演讲提纲
演讲版块①: 内容:学生时期,心生向往,追求理想。
演讲版块②: 内容:再来敦煌,丢弃幻想,扎根现实。
演讲版块③: 内容:工作60载,老当益壮,奋斗不辍。
2.安安认为第⑤段画线句子影响樊锦诗的正面形象,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3.第⑦段加横线的句子令澜澜十分感动,请你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4.安安和澜澜想为这篇文章添加一个恰当的标题,安安认为《“敦煌女儿”樊锦诗》好,澜澜觉得《一生只做一事,一事终一生》更好。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23-24八年级上??河北唐山??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跳满分小花绽放
郑铁 李硕
①如果东京奥运会没有延期,今年3月刚满14岁的全红婵可能正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大姐姐们征战奥运;如今,在万众瞩目的东京奥运会赛场,她用令人惊叹的“三跳满分”一战成名。
②8月5日,东京奥运会跳水赛场再次同时升起两面五星红旗,中国选手全红婵、陈芋汐以绝对优势包揽女子十米台冠、亚军。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全红婵在决赛第二跳、第四跳和第五跳均获得满分,最终以466.20分的总成绩拿到女子十米台历史最高分。
③“水花消失术”“针式入水”……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