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187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2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迷人的哥白尼
  吴国盛
  (1)哥白尼被公认为现代科学的肇始者,他的日心说成为现代科学的常识。但正如黑格尔所说,熟知 不是真知。谁是哥白尼?他为何要用日心说替代地心说?通常的回答是:哥白尼是一位天文学家,他在《天 体运行论》中提出了日心说,日心说更符合天文观测事实。但这样的回答似是而非。
  (2)其实,哥白尼是一位教士,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天文学研究,在最后的岁月里写出了他的传世之作。 长期以来,该书多被译成《天体运行论》,但“天体”这个译名并不正确,对哥白尼而言,“天体”其实是“天 球”。天球是希腊数理天文学的基本假定,群星每日旋转,周而复始,运动呈现出周期性和稳定性。让群星 镶嵌在天球之上,随着天球统一转动,反映了时人对天空确定性和恒久性的理解。后人不承认有天球的存 在,便想当然地把“天球”改译成“天体”,一字之差,无意间拔高了哥白尼,体现了译者时代的科学理念。
  (3)哥白尼为什么要用日心说替代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托勒密地心说呢?按照实事求是即为科学精 神的一般理解,这当然是因为日心说更加符合天文观测结果。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西方科学哲学也认为, 所谓科学无非是既具有内在逻辑结构,又符合观测事实的理论。如果理论不符合事实,它就被证伪了,反之 就被证实了。这种科学哲学被称为逻辑实证主义。
  (4)50 年代后期,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打破这种逻辑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启了历史主义科学哲 学,强调不能仅从逻辑层面理解科学,而应深入其历史发展过程,考虑科学之外的哲学、宗教和文化背景。 在《哥白尼革命》一书中,他指出哥白尼抛弃地心说而提出日心说,并不是因为掌握了什么托勒密体系无法 解释的观测证据,而是由复杂多样的时代文化背景导致的。哥白尼继承的是希腊化的数学传统,重在模拟和 预测天象,可以自由地构想宇宙体系,不必关心天界的实际物理构造。在他生活的年代,人文主义者相信自 然的数学简单性、崇拜太阳,这对他有直接影响。哥白尼明确表示,托勒密体系是一个怪物,各部分之间不 够协调统一,不符合希腊人的审美理想。
  (5)是的,托勒密体系不美,而日心地动体系很美,这就是哥白尼提出天文学变革的主要动机。
  (6)日心说并不是观测引导的结果,而是审美引导的结果,这使得哥白尼学说一直饱受争议。直到 18 世纪末,在他去世近 250 年之后,日心说才慢慢成为欧洲人的共识。此时牛顿物理学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 全方位胜利,作为牛顿力学前提的日心说也被默认。库恩说,“哥白尼革命”是一场宇宙论革命、物理学革 命,尽管哥白尼只是开启了这场革命。
  (7)库恩显然把包括日心说在内的欧洲近代科学巨变描绘成了一场“科学革命”。又过了半个多世纪, 西方科学史界更注重回到原始语境,强调尽量消解宏大叙事,把研究深入到更微观更具体的社会运作中。 2011 年罗伯特•韦斯特曼出版的《哥白尼问题》打破了库恩的“哥白尼叙事”。他更多采纳人类学的方法, 深入调查从哥白尼到牛顿两百多年间数十位相关人物的著作、言论和社会关系,提出必须考虑占星术这条 线索,才能充分理解哥白尼的故事。
  (8)1496 年皮克•米兰多拉《驳占星预言》一书中出版,书中指出作为占星术基础的天文学存在着根本上的不确定性。韦斯特曼认为,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深层原因,是为了回应皮克对占星术的批判。包括库恩在内,20世纪科学史家都忽视了这条线索。实际上哥白尼非常熟悉占星圈子的动向,他只是遵循自托勒密以来的传统,严格区分天文学写作和占星术写作。传统研究把哥白尼的故事叙述得过于宏大,但整个16甚至17世纪都不存在“支持哥白尼”和“反对哥白尼”的清晰阵营,根本没有“哥白尼革命”这种整体性的概念。通过牛顿物理学的成功而被人们接受的日心说,已经不是哥白尼的日心说了。
  (9)哥白尼的故事的确十分迷人。
  (有删改)
  1.为了进一步理解第(3)段中的“逻辑实证主义”概念,小明查阅工具书并做了摘抄。以下与本文最相关的一项是(3分)
  A.可说的就是自然科学的命题,即某种与哲学不相干的东西。
  B.科学命题是经验判断,通过经验证实它为真为假。
  C.有没有意义是划分科学和非科学的界线。
  D.对语言作逻辑分析就是哲学的任务。
  2.小明围绕文中提到的论著梳理文章内容,以下结论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天体运行论》中的“天球”假定拔高了哥白尼对天空确定性的认识。
  B.《哥白尼革命》中对日心说的研究开启了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C.《哥白尼革命》力图从微观层面调查研究,消解哥白尼研究中的宏大叙事。
  D.《驳占星预言》表明占星术是造成哥白尼用日心说替代地心说的根本原因。
  3.能够依据文章内容做出的一项推断是(3分)
  A.把“天球”翻译成“天体”反映了译者时代科学理念的落后。
  B.哥白尼的日心说没有为天文现象提供新的解释。
  C.牛顿物理学的胜利是哥白尼的日心说被普遍认可的原因。
  D.哥白尼的日心说带来的观念革命来自于研究者的虚构。
  4.小明在阅读本文后产生了困惑:作者说“哥白尼的故事的确十分迷人”,文章却没有给人讲故事的感觉。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展开分析,帮他消除困惑。(5分)
  文学创作和学术写作都会讲故事。文学创作侧重讲述人物命运及其曲折遭遇,往往围绕一些前后连贯、富吸引力、能感染人的事情展开。学术写作与此不同,在以一个社会现象或历史事件为研究对象时,情节再曲折,细节再丰富,文章如果缺乏问题意识,没有学术视角,也不是学术写作。
  5.哥白尼的故事迷人在何处?小明打算根据本文写一篇读书报告回答这个问题,请你帮他拟写一份提纲。(6分)
  (二)现代文阅读 Ⅱ(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老人与狗
  【英】吉米 • 哈利
  我再看看登记出诊的单子:“狄恩,汤普生院子,三号,老狗生病。”
  德禄镇这一类的院子很多,事实上,就是小街,像狄更斯小说中的小街。三号是在小街尽头,房子看 起来摇摇欲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