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810字。

  海门区东洲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检测
  八年级语文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    审核人:)
  一、积累和运用(26分)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学校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系列活动。
  1.任务一:主持人为迎接此次活动,拟写了一篇演讲稿,以下是演讲稿首段,部分汉字主持人无法确定字音字形,请你来帮忙。(5分)
  同学,你好!欢迎你踏上今天的《红色少年》读书之旅。在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回首百年征程,共青团始终铭记党的教huì     ①      ,为了国家的崛起而dān    ②     精竭虑;百年征程,共青团早已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juān      ③      刻在骨子里;百年征程,塑造了共青团坚守理想信念的不屈之魂。此刻,让我们屏(A.ping;B.bǐng)       ④       息敛声,开始启程吧!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用行楷写出相应字。(3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在④处填写合适的序号(1分):(   )
  (3)画线句中有一处的标点错误,请直接写出修改后的正确答案。(1分)(   )
  2.任务二:请你参照表格中示例,再设计一个系列活动。6分)
  系列活动名称 活动内容与目的
  系列活动一:“光影留痕” 观看红色电影,追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系列活动二:“书信追思” 品读红色家书,触摸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
  系列活动三:“      ①            ②     
  (1)系列活动三名称(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内容与目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书信追思”系列活动中,小语作为推介者需要上台讲述关于革命先辈家书的故事。为了确保讲述效果,请你给小语提三点建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务三:在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东洲八年级同学就新闻“用事实说话”这一话题,模拟开展了一场“斯诺专访”。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相应任务。(6分)
  (1)根据采访记录,在第①②③处选择对应的问题。(3分)
  A.对于新闻应该“用事实说话”这一观点,请问您有何看法呢?
  B.有人认为新闻“是经过记者筛选的事实,它与真正的事实难免有偏差”,您的《红星照耀中国》是如何避免这一问题的呢?
  C.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您是如何确保自己获取“事实”的呢?
  记者:斯诺先生,您好!
  斯诺:你好!
  记者: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
  斯诺:谢谢你,我也很荣幸。
  记者:       ①        
  斯诺:毫无疑问,这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因为“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作为记者,我们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向公众报道事实。
  记者:        ②       
  斯诺:你可别忘了,我带着“未解之谜”登上“去西安的列车”,然后在西北采访了好几个月呢。
  记者:        ③      
  斯诺:我考虑过你所说的这种观点,因此我有意在“全面”上下了功夫。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④      
  记者:谢谢您!您如此具体的分析,让我对本书的严谨客观有了更深的理解。再次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祝您生活愉快!
  斯诺:谢谢!
  (2)结合书中具体内容,补全横线第④处斯诺的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课文原文填空。(9分)
  在日积月累的经典诵读中,我们共赏诗文中的奇“景”,如王维笔下“大漠孤烟直,       ①        ”的雄浑壮丽边塞之景;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领略“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        ”早春风光;崔颜《黄鹤楼》里“       ③        ,       ④        ”实写汉阳一带树木葱翠,芳草如茵的美丽风景;王绩观“树树皆秋色,       ⑤       ”,呈现出浓浓的秋意;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⑥        ,       ⑦        ”富有流动感和空间感,写出原野开阔,江流奔腾的气势;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以生花妙笔“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⑧        ,       ⑨        ”记录了山川早晚景色迥乎不同的情趣。
  二、阅读理解(59分)
  (一)阅读【甲】【乙】诗文,完成5—10题(23分)
  【甲】游雁宕山次韵
  [明]杨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