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7200字。
遵义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二语文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试开始前,请用黑色签字笔将答题卡上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清楚,并在相应位置粘贴条形码。
2.客观题答题时,请用2B铅笔答题,若需改动,请用橡皮轻轻擦拭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主观题答题时,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答题;在规定区域以外的答题不给分;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的经济细节初探(节选)
冯子礼
剥削的一般存在,总是以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使用的分离为前提,而对于贵族地主阶级,这种分离更为典型。它表现为占有者远离生产的现场和生产实践。黑山庄离京城有一个多月的路程——从地租的实物内容及周瑞的行踪看,贾府在东北和江南沿海都有庄子,谁见过两府的爷们有一个到庄子上去哪怕是走马观花式的检查一下生产呢?贾琏持家,不过管出纳;贾政连银库已空、寅年吃了卯年的租儿也不知道;更不要说不认戥子的贾宝玉了。第五十三回贾蓉领的春祭赏银的黄布口袋封口上有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皇恩永锡。”正是这样:贵族地主阶级的盛衰荣辱并不取决于庄园经营的好坏,而是取决于是否能保持“皇恩永锡”。赫赫扬扬的世家,一失圣眷,马上一败涂地,再“复世职”,则又“延世泽”。后四十回续书要贾府“家道复初”,就一定得安排“兰桂齐芳”。这就导致冷子兴说的“主仆上下都安富尊荣,运筹谋画的竟无一个”。其实他们也有“运筹谋画”,不过不是在经济上,而是在政治上——“仕途经济”上。不光贾政、雨村等以之为能事,就是宝钗、湘云、袭人这些“清白洁净”的女孩儿,也以此作为箴规宝玉的纲。一定的思想观念,总摆脱不了产生它的经济关系的制约。一部二十四史,主要是政治史,着眼于政治权力的分配,而不关心直接的物质生产,使官僚地主阶级特别腐朽。封建末世的崇祯皇帝说官僚们“视敲仆为故事,置农桑若罔闻”,批评的就是这一点。
衣租食税,安富尊荣,使社会财富像海水、像粪土一样挥霍了,但却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收入的增加除了榨取外,也只能靠再生产在外延上的扩大,即增加“进银子的产业”,也就是宝钗说的“打租的房子也能多买几间,薄的地也能添几亩了”。随着社会财富在一极的迅速积累,贫困也在另一极迅速积累起来。这就不断破坏着社会再生产的条件,从而使贵族庄园只能维持简单的甚至不断萎缩的再生产。小说虽未直接写到这一点,但第一回、五十三回、七十八回所说的“水旱不收贼盗蜂起”、“抢田夺地”以及因此造成的“东省地租近年所交不及祖上一半”的情形,就是再生产不断遭到破坏的反映。
巧取豪夺是官僚地主阶级分配的一种形式。它不取决于个别人的善念或恶念,而是这一阶级经常的大量的占有剩余劳动的方式,在官僚地主阶级中,这种分配同样是根据特权大小进行的。这种巧取豪夺,有一部分就现象看是在地主阶级内部进行的,但其实质不过是剩余劳动的再分配。《红楼梦》中日趋衰败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因争买香菱被薛蟠打死的小乡宦冯渊,以及妙玉、石呆子、甄士隐等等,他们都是再分配中的牺牲品。地主阶级或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过程,也就是法外掠夺不断加剧的过程。对于官僚地主阶级,它往往由一种补充形式逐渐取代合法剥削变为分配的主要形式。“凡鸟偏从末世来”,一到王朝末代、特别是封建末世,昏君、贪官、蠹吏、“刻薄的主人”便应劫而生。清初也曾大力整顿过史治,但那结果,康熙皇帝自己说是“私派倍于实征,杂项浮于正额”、“相习成风,莫可挽回”。这个天是谁也补不好的。这种不断加剧的掠夺:(1)不断加剧敌对阶级间的矛盾。(2)严重威胁劳动条件的再生产、生产资料本身的再生产,不断破坏贵族地主统治自身的经济基础。(3)它加剧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好了歌》和《好了歌注》以及小说中经常笼罩着的“荣辱自古周而复始”等没可奈何的情绪,就是官僚地主阶级内部再分配加剧的反映。(4)政治上,它决定了封建吏治必然是贪官吏治;出于对劳动人民掠夺及再分配的需要,各省“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结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朋党关系,也成了封建吏治不可克服的伴生物。
材料二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节选)
恩格斯
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贵族地主阶级的剥削总是以生产资料的使用和占有的分离为前提,表现为占有者远离生产的现场和生产实践。
B. 贵族地主阶级的盛衰荣辱取决于能否保持“皇恩永锡”,而非取决于庄园经营的好坏,“复世职”则可“延世泽”。
C. 宝钗、湘云、袭人等“清白洁净”的女孩箴规宝玉的纲,从内容说不仅是在经济上谋划,更是在政治仕途上运筹谋画。
D. 崇祯皇帝说官僚“视敲仆为故事,置农桑若罔闻”,批评官僚地主阶级着眼于政治权力的分配,而不关心直接的物质生产。
2. 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巧取豪夺取决于官僚地主阶级经常的大量的占有剩余劳动的方式,他们的分配通常是根据特权的大小进行的。
B. 封建末世昏君、贪官、蠹吏、刻薄的主人的产生,导致法外掠夺逐渐取代合法剥削变为分配的主要形式。
C. 恩格斯认为,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动摇了德国经济重新振兴的一种障碍——德国庸人致命的疲惫和软弱。
D. 人们在既定的制约环境中、在现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历史,经济不管受到其它关系的多大影响始终具有决定意义。
3. 关于原文的论证,不正确的一项( )
A. 材料一的论证并未着眼于《红楼梦》的文学成就,而是从经济研究的角度分析材料。
B. 材料一第二段论证了贵族阶层衣食租税、安富尊荣挥霍了财产,破坏了社会再生产。
C. “凡鸟偏从末世来”的引用增加了清初大力整顿吏治无果这一历史事实的可信度。
D. 材料二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经济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4. 材料一提到“皇恩永锡”,请你结合《红楼梦》的阅读简要概括贾家能受到皇帝恩赐的原因。
5.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述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但两则材料的侧重点不同,试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箴规宝玉的纲,从内容说……是在经济上谋划”曲解文意,原文“其实他们也有‘运筹谋画’,不过不是在经济上,而是在政治上——‘仕途经济’上”,可见箴规宝玉的纲没有在经济上谋划。
故选C。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英)狄更斯
我正想偷偷溜开,先考虑一下怎么办再说。这时从屋子里走出来一位女士,帽子上扎着一条手帕,手上戴着一副园丁的手套,身上围了个收税人的围裙似的园丁工具袋,手上拿着一把大刀子。我一看就知道,这一定是贝特西小姐。因为她从屋子里昂首阔步走出来的样子,跟我可怜的母亲常对我说的她昂首阔步走进布兰德斯通我们家鸦巢的花园时一模一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