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8730字。

  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注]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治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材料二:
  要想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就要在继承过去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新的改良与探索,将依靠国家强制力量保障的法治,和乡土社会长久以来自发形成的非制度化、非程序化的传统乡规民约有机结合起来。
  要想在乡村社会推行法治,首先,需要克服传统法治对人们思想上的错误引导,破除传统的藩篱。因为如果人们不摒弃不合时宜的思想,就无法树立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镜花缘》描写了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由此推测礼治社会有“文明”或者“慈善”的一面。
  B. 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说明孔子对礼残酷的一面也是认可的。
  C. 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来维持,所以礼治要优于法治。
  D. 克服传统法治对人们思想 错误引导,破除传统藩篱,是在乡村社会顺利推行法治的前提。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礼治与法治的关系,但是,两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并不完全相同。
  B. 礼治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是个人长期接受教化而自然形成的结果。
  C. 材料二立足于家风、乡风文明建设,认为应该着力推动乡土社会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D. 材料二综合运用引用论证、因果论证、类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3.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人服礼是主动的”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没有做过大夫的曾子,在弥留之际要求儿子给他换掉只有大夫才有资格使用的席子。
  B. 《三国演义》第二十回中,关羽看到曹操飞扬跋扈、目无君王,就想要杀掉他。
  C. 子路被敌人砍断了帽子上的带子之后说:“君子死而冠不免。”系好帽子才死去。
  D. 在牛郎织女这一民间故事中,织女下凡到人间,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
  4. 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5. 王安石说:“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请你结合两则材料的相关内容,对这句话进行评价。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能力。
  A.“由此推测礼治社会有‘文明’或者‘慈善’的一面”错误。根据原文“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可知,文中是“不带有”,是“没有”的意思,所以并不能推测出“礼治社会有‘文明’或者‘慈善’的一面”,曲解文意。
  B.“说明孔子对礼残酷的一面也是认可的”错误。根据原文“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可知,这表明孔子比子贡更看重礼,不能说明孔子对礼残酷的一面也是认可的。
  C.“所以礼治要优于法治”错误。两则材料原文中都谈到了礼治和法治的关系,却没有将两者进行比较,也没有强调哪个优于哪个。
  故选D。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岩(节选)
  罗广斌  杨益言
  刘思扬没有找到的成岗和齐晓轩,确实在图书馆里。不过,他们不是在尘土弥漫的书架丛中,而是在楼板下面。①图书馆的一处楼板,也和许多牢房里的一样,多年以前,就被失去自由的人们拔掉了钉子,变成秘密集会的地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