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419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号证号、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表明,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一般属于追赶型的现代化,往往会走模仿先发国家现代化模式的路子。但中国式现代化不是模仿型的,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在领导和推进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中国国情这个根本依据和基本立足点。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正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我们党提出并推进“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锚定现代化建设目标,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把握,我们党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
  中国式现代化深受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滋养,是中华文明赓续的结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许多思想和理念,如天人合一、民为邦本、和而不同、自强不息、天下为公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恒久时代价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思想资源,滋养了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中华文明形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展开和推进方式。中华文明既包含灿烂的物质文明,也包含绚丽多彩的精神文明。“盛世修文”是中华文化特有的传统,历史上的一些盛世如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等,都呈现出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相得益彰的共同特点。中华文明的这一鲜明禀赋深刻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的展开和推进方式。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能有效消除资本逻辑主宰下物质主义泛滥的西方现代化痼疾。
  后发国家的现代化通常需要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和拓展的。正是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分析中国具体实际,中国共产党在敏锐把握国情、科学观察时代的基础上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正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充分激活和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思想和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厚植文化根基。唯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坚持和推进“两个结合”,我们才能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不断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让中国式现代化牢牢扎根中华大地、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摘编自汪信砚《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
  材料二: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展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必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高水平的治理能力和高质量的治理效果。改革开放的伟大觉醒虽然极大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囿于某些历史与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式现代化不会走模仿先发国家现代化模式的路子,它不是模仿型的,因而它具有中国特色。
  B.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要比“改革开放之初”所取得的成就更为突出。
  C.西方现代化是在资本逻辑主宰下的现代化,物质主义泛滥,中国式现代化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一痼疾。
  D.材料中提到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具有关键性,从根本上解决它们,有利于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全面建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则材料都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话题展开,材料一侧重于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中国特色,材料二则侧重于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B.正是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把握,我们党才在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
  C.目前,我们在国家治理上没有将主体性与公共性原则贯彻其中,因此,我们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在国家治理上作出改进。
  D.如果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能够得到快速发展,那么离我们解决领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又更近了一步。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在社会生活的各领域,涉及责任与风险时,一些社会成员容易出现不担当、不作为乃至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
  B.人们争相涌入大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因为大城市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薪资收入。
  C.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D.许多百姓不同程度地承受着环境破坏、生态不佳带来的后果,而且往往为了满足其他方面的需要而不惜牺牲生态环境方面的需要。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应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撮黏土
  [美]亨利•范•戴克
  ①一条河边有这么一撮普通的黏土,质地粗浊;但它对自己的价值抱有很高的看法,对它在世界上可能占有的地位具有奇妙的梦想,认为一旦时运到来,自己的美德终将为人发现。
  ②头顶上,明媚的春光里,树木正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讲述着当纤细的林花和树叶开始吐放,林中一片澄澈艳丽时,它们身上所沾沐的无尽光辉。那情景,宛如无数红绿宝石粉末所形成的朵朵彩云,轻柔地悬浮在大地之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