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61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海口市八年级
  语文科期末检测题(B卷)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文化铸魂,润物无声。有文化自信的民族,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为了使青少年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学校开展了“承先人之智慧,张文化之自信”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赏书法之美,写规范汉字】
  1. 中华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请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
  (1)对下列书法作品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骨文 B. 行书 C. 隶书 D. 篆书
  (2)请用简体楷书将这幅书法作品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米字格内。
  【答案】(1)B    (2)学无止境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书体鉴赏与辨识。五种主要书体特点:楷书特点: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篆书特点:均匀齐整,圆转流畅;行书特点:行云流水,舒展有型;隶书特点:略微宽扁,蚕头雁尾;草书特点: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根据书法作品“行云流水,舒展有型”的特点,可判定为行书。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學”是“学”的繁体字;“無”是“无”的繁体字。
  将“学无止境”的简体字,用正楷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米字格内。
  【活动二:承先人之智慧,张文化之自信】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①历史源于一代代人的书写,既有故事,又有遗珍,更沉淀出文化、闪耀着智慧。新时代领路人的“用典”,正是一个感受历史魅力的窗口。用东汉杨震“四知拒金”说廉洁;引《晏子春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讲实干;       ;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谈信仰 ……(A.信手拈来  B.游刃有余)的精妙典故,让新时代领路人的讲话和文章充满魅力、_____(A.扣人心弦  B.引人入胜),也让人看到历史中yùn(   )藏着的智慧与力量。
  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文化zhù魂,润物无声。有文化自信的民族,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新时代以来,深入挖掘节日文化,拓展内容形式,创新活动方式,人们便能在广泛参与中丰富文化体验、感悟文化精髓、坚定文化自信。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yùn(     )藏 ②zhù(     )魂   ③挖掘____  ④精髓 ____
  (2)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3)从下面的两句“习语用典”中选择一句,仿照划线句子的结构续写一个例子。
  A.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B.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答案】2.     ①. 蕴    ②. 铸    ③. jué    ④. suǐ   
  3. A    4. 示例一:借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一句谈磨炼(挫折)。
  示例二:引《论语》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谈立志。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给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
  (1)yùn——蕴,蕴藏:在内部蓄积。
  (2)zhù——铸,铸魂:注重构建人的精神支柱,包括理想、信念、道德、情操。
  (3)挖掘:读音jué,从深处挖出来。
  (4)精髓:读音suǐ,精华。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A.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B.游刃有余:比喻经验丰富,技术熟练,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空一,根据“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谈信仰 …… (A.信手拈来 B.游刃有余)的精妙典故”语境可知,此处形容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应使用“信手拈来”。故选A。
  A.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B.引人入胜:引人进入美妙的境地。后多指山水风景或文学艺术等特别吸引人。
  空二,根据“让新时代领路人的讲话和文章充满魅力、___(A.扣人心弦 B.引人入胜)”语境可知,此处形容文学艺术等特别吸引人,应使用“引人入胜”。故选B。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从AB中任选一句,仿照划线句子的结构续写一个例子即可。
  示例:借《论语》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道立志。
  【活动三:吟咏诗文名句,绵延中华文脉】
  3. 古诗文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