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12230字。

  2024-2025学年上学期
  (语文)科试卷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需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并粘贴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孟郊最重要的朋友和知音,非韩愈莫属。孟郊与韩愈是贞元八年(公元792)进士科的同年友,但本次科考,韩愈及第,老诗人孟郊却名落孙山。韩愈来看望孟郊,他没有因自己及第就觉得高人一等,反而为孟郊的淹蹇落魄而感伤,为他的被黜落而感到不平。他在诗中宽慰这位前辈,不要因一时的挫折就愤郁愁闷,贫富荣悴,各有各的活法,没有高下贤愚之分。无论你的处境如何,我们都永远支持你,敬重你。
  韩愈之所以如此看重孟郊,除了因为孟郊是诗坛前辈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韩愈被孟郊鬼惊神哭的诗艺折服。孟郊比韩愈年长十七岁,而登第却比韩愈足足晚了四年。
  韩文公“文起八代之衰”,其为人也。孤高自许,向来不惮以人师自居,然在孟郊面前,却折节侍坐,甘心执弟子礼。没有什么比韩文公的拜伏,更能说明孟郊诗歌的魅力了。
  韩愈是中唐诗坛的领袖,而在某种程度上,孟郊之于韩愈,是友而兼师,孟郊在当时诗坛的地位之高崇,可想而知。孟、韩诗歌的奇思奥句,造就了贞元、元和诗歌新貌。白居易说“诗到元和体变新”,李肇《唐国史补》对其内涵做了具体的阐释:“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平心而论,“流荡”“浅切”都谈不上“新”、“元和体”的“新”,是以怪、奇、丑、险在诗苑的竞相绽放而呈现新境的,即“元和之风尚怪”也。因此,“元和体”的新变当是以孟、韩一派的“奇诡”“苦涩”及“矫激”为主要特征。李肇《唐国史补》独以“矫激”许孟郊,实际上,孟郊诗在“矫激”之外,兼具“奇诡”“苦涩”,颇为全面地代表了中唐的怪奇诗风。从孟郊的辈分,诗坛地位以及韩愈、张籍等人对其的推崇来看,在孟、韩诗派中,更有可能是孟郊主导了诗歌的风向。吕本中《童蒙训》记徐俯问黄庭坚云:“人言退之、东野联句,大胜东野平日所作,恐是退之有所润色。”山谷云:“退之安能润色东野?若东野润色退之,即有此理也。”黄庭坚的看法,无疑更近乎实际。孟、韩结识以后,或接席酬唱,或互赠诗文,斗奇争怖,彼此的诗风不断磨合、靠近和深化,最终在诗坛卷起惊世骇俗的狂澜。
  (摘编自李翰《孤僻的孟郊为何不缺朋友和建树》)
  材料二:
  孟郊出生在江南,青少年时代也是在江南度过的。大历时期,江南一带受战乱影响较小,经济繁荣,文人荟萃,诗风很浓。著名诗人韦应物、顾况都曾在这里生活过,特别是著名诗人兼诗歌理论家皎然、组织湖州诗会,提倡新的诗风,提倡“诗教”,向往“风雅”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贞元八年,科考落第后的孟郊得到了韩愈的宽慰,认为贫富荣悴,各有活法。
  B.中唐诗风怪奇,孟郊是其中颇为全面的代表,《唐国史补》证明了这一观点。
  C.韩愈为人孤高自许,但在某种程度上,孟郊对他来说,既是良师,又是益友。
  D.韩孟联句,有人认为胜过了孟郊平日作品,黄庭坚根据实际反驳了这种观点。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韩孟诗派中,虽然韩愈是领袖,但主将孟郊的诗歌成就却超过了他。
  B.孟郊同皎然一样,反对大历诗风,追求一反流俗的带有创新意义的诗作。
  C.《醉留东野》和《荐士》都是韩愈高度赞美孟郊的诗,但二者各有侧重。
  D.在诗歌创作中,孟郊最早表现出创新的倾向,开韩孟诗派风气之先。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引用《唐国史补》的相关论述表明,“流荡”“浅切”不属于“元和体”的“新”,“奇诡”“苦涩”“矫激”才算。
  B.材料二列举了韦应物、顾况、皎然的事例,这证明了大历年间,江南一带受战乱影响比较小,文人荟萃,诗风很浓。
  C.两则材料都以孟郊为主要评说对象,但第一则材料重在突出孟郊的诗坛地位,第二则材料重在说明韩愈推崇孟郊的原因。
  D.两则材料在表达上多用短句,简洁明了,没有通常论文中常见的复杂的欧化长句,便于D理解,更符合中国读者阅读习惯。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韩孟诗派,请结合材料谈谈韩孟诗派起的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麒麟踏雾来
  付淇琳
  麟儿有个奶奶,一个会对着36楼的天空悠悠地唱山歌的奶奶。
  “我还是个姑娘的时候,被寄在青莪书院念书。有一天,突然来了一帮花花绿绿的人,敲锣打鼓地搬进了隔壁的大祠堂。我觉得好奇怪,忍不住跑出院门,胡乱扯住一个男生的袖子问。原来他们是耍麒麟舞的,下江逃难来的。刚问完就被先生拽回去了,叫我别乱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