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470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学情调研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运用(共23分)
  文学社将要开展以“见‘郑’成长”为主题的宣传册制作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准备??选取素材】
  1. 同学们决定选取郑州之“中”为宣传册封面主体图案。
  郑州,是一座来了都说“中”的城市,一声“中”干脆、信任、不jiǎo情   ①   。它左拥嵩山,右抱黄河,头戴太行,步履   ②   秦岭,这是地理位置之“中”;它作为天地之中,华夏之源,文脉兴盛、星河灿烂,这是历史底蕴之“中”;它历经数千年发展,博取百家之长,吸纳智慧之光,形成了中原地区兼容并xù ③,自成风骨,这是思想包容之“中”。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jiǎo(      )情    ②步履(      )    ③兼容并xù(      )
  (2)文段中划横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答案】(1)    ①. 矫    ②. lǚ    ③. 蓄   
  (2)在“自称风骨”后加“的文化血脉”或“的文化基因”。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
  (1)jiǎo——矫,矫情:故意违反常情以标榜与众不同。
  (2)步履:读音bù lǚ,行走。
  (3)xù——蓄,兼收并蓄:不管哪方面的(多指不管好坏、有用无用等)全都接收进来,保存下来。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语病辨识。
  划横线句“形成了中原地区兼容并蓄,自成风骨”语病是宾语残缺,应在句末加“的文化血脉”或“的文化基因”。
  【创作??为形赋意】
  2. 郑州的“中”,是中间的“中”,可以的“中”,还是(承诺、承担、认同、称赞……)的“中”,请从括号内任选其一,仿照示例,续写一节诗(3—5行),作为封面的配文(字数不要求完全一致)。
  中是中间的中
  中心的中
  也是
  可以的中
  可行的中
  中间的中
  不偏不倚
  中庸中正
  得中原者得天下 中是承诺的中
  承担的中
  也是
  认同的中
  称赞的中
  承诺的中,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示例:承诺的中,一诺千金,掷地有声,重诺守信得人心;    ②. 承诺的中,说到做到,铁骨铮铮,言而有信受人敬;    ③. 承诺的中,言必行,行必果,知行合一能致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从“承诺、承担、认同、称赞”中任选一个词语,仿照示例,续写一节诗(3—5行)即可。
  示例1:认同的中/心领神会/心服口服/实至名归赢美誉。
  示例2:称赞的中/点头称道/拍手称快/有口皆碑美名扬。
  【整理??诗词关联】
  3. 请你补全整理的诗词材料。
  郑州的“中”是身处逆境,“豫”难而上的乐观旷达:正如刘禹锡遭贬二十余年,却仍发出“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慨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如苏轼虽两鬓斑白,仍表达“老夫聊发少年狂,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前途崎岖时的自信自立:正如李白怀才不遇,仍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家国情怀:如韩愈虽老病,仍然抱“__________,__________”的坚定信念(《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还是在宦海浮沉时的充满希望;如范仲淹在遭遇贬谪的月夜依然咏叹“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美景的平和心境,只因心中尚有“春天”。
  【答案】    ①. 沉舟侧畔千帆过    ②. 左牵黄    ③. 右擎苍    ④.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⑤. 欲为圣明除弊事    ⑥. 肯将衰朽惜残年    ⑦. 浮光跃金    ⑧. 静影沉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畔、擎、沧、弊、衰、残、璧”等字的正确书写。
  【聚焦??宣传亮点】
  4. 郑州的“中”,是抵达家和远方的“中”。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