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17920字。

  2023年秋季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
  1.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共三个大题26个小题。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必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答题。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5.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的魅力在发扬中传承,在传承中开启新篇章。让我们开启“赓续文化血脉,传递文明之光”的研学之旅吧!
  一、积累•运用(19分)
  (一)(12分)
  走古蜀道,传承文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广元古蜀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①无论多少次抵达,翠云廊给人的印象总是深厚沉静、不折不挠。站在其深处,历史的绝响透过一株株衔空而接的古柏,奔涌而来,纵横决荡,以包容万物的姿态,撞击、震_________(shè)我们的灵魂,宽容、抚慰我们的内心……
  ②翠云廊位于蜀道交错纵横的广元剑阁县,被誉为“蜀道灵魂”。而广元,则是四川境内蜀道保存最完整、保留文化要素最充分的地方之一。地处川陕甘三省交界处,使得广元具有独特的“脾性”:天下太平时,她是三省六地十八县的物资集散中心,商贾云集;兵(huāng)_________马乱时,作为“川北门户”,她必须拿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据险为要,安然无恙。
  ③川北门户广元,既是一条交通大道,更是一条文化传播大道。历经时光淘洗,使广元拥有了绝佳的山水气质和独特的文化气质。一处处古遗址、古道路、古墓葬、古驿站、古渡口,伫立在古蜀道上、嘉陵江畔,共同见证着广元的兴盛,共同铸就着中华文明的千年文脉。蜀道文化、三国历史文化、武则天历史名人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yìng)_________,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④“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行走在古蜀道上,习近平总书记(yīn)_________勤嘱托言(yóu)_________在耳。枕着嘉陵江汹涌澎(pài)_________的波涛,穿过李白的古老神奇的秦关与蜀栈,穿过吴道子芬芳淋漓的墨香……岁月穿过浩荡的江声,在广元这座神秘之城赓续新的传奇、灿烂与辉煌。
  ——节选自广元日报(有删改)
  1. 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震_________(shè)                   (2)交相辉(yìng)_________
  (3)兵(huāng)_________马乱             (4)(yīn)_________勤嘱托
  (5)言(yóu)_________在耳               (6)汹涌澎(pài)_________
  2.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选项后划“√”。
  (1)不折不挠(A.náo  B.rá )      (2)抚慰(A.wǔ     B.fǔ)
  (3)商贾云集(A.jiǎ   B.gǔ)     (4)安然无恙(A.yáng   B.yàng)
  (5)嘉陵江畔(A.bàn  B.pàn)    (6)熠熠生辉(A.yì    B.xí)
  3. 语段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改正。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太平时,她是三省六地十八县的物资集散中心。”这句话的主干是:她是中心。
  B.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广元古蜀道上的翠云廊,翠云廊既是一条交通大道,也是一条文化传播大道。
  C. “安然无恙”中的“恙”是形声字,从心,羊声。本义是“担忧”,这里指“疾病”。
  D. 蜀道文化、三国历史文化、武则天历史名人文化、红色文化,都是要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1)震慑(zhèn shè):使感到震动并害怕。
  (2)交相辉映(jiāo xiāng huī yìng):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常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
  (3)兵荒马乱(bīng huāng mǎ luàn):形容战争年代动荡不安的景象。
  (4)殷勤嘱托(yīn qín zhǔ tuō):恳切的嘱咐、托付。
  (5)言犹在耳(yán yóu zài ěr):指对所说的话印象深刻。
  (6)汹涌澎湃(xiōng yǒng péng pài):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1)不折不挠(bù zhé bù náo)意思是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顽强。故选A。
  (2)抚慰(fǔ wèi):抚恤、安慰;帮助别人从错误、忧虑中
  (二)探汉字演变,寻文化起源。根据要求,完成各题。(7分)
  5. 下图是“自”的字形演变。汉字的本义与它的外形有关,随后才一步步得以丰富。
  从图片中可知“自”的本意应该和五官之一的(1)____________有关,后发生了改变,“自以为大有所益”中解释为(2)____________,“自康乐以来”解释为(3)____________,“自非亭午夜分”解释为(4)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