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430字。

  2024-2025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今年前两个月,进出口6.61万亿元,创历史同期的新高。这一规模基本上相当于20年前我国全年的外贸总值,两个月相当于一年。”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对2024年外贸数据“开门红”做出如上介绍。
  2023年3月26日,国新办就近期生产、消费、进出口有关数据及政策情况举行发布会,王令浚介绍,今年1-2月出口增长10.3%,进口增长6.7%,“双增长”不仅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回升向好,而且为各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合作机遇。尽管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但我国外贸持续向好,有基础,有条件,对实现全年外贸“质升量稳”有信心。
  商务部前副部长郭婷婷表示,2024年,推动外贸质升量稳,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目前,商务部正在抓紧研究新一轮稳外贸政策措施,争取尽早出台实施、尽快落地见效,全力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郭婷婷表示,2024年中国外贸实现了稳健开局。前两个月货物进出口6.6万亿元,增长8.7%,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比2023年四季度加快约7个百分点。出口、进口分别增长10.3%、6.7%。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9.0%,对美国、欧盟出口分别增长8.1%、1.6%。同时,民营企业占比提升。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7.7%,占外贸总额的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4.2个百分点,达到54.6%,成为外贸发展的主力军。
  “今年全力实现外贸‘质升量稳’的任务目标,我们工作的重点方向就是培育新动能、拓展新增长点。促进外贸产业和供应链创新升级的同时,也深化与贸易伙伴的合作,为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增长增添动力。”郭婷婷对于具体的稳外贸工作提出几点考量。
  在深化外贸供应链国际合作方面,郭婷婷表示,商务部将聚焦供应链的全流程,与有意愿的贸易伙伴深化从原材料、半成品到制成品的全链条、系统性合作。坚持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结合各国产业发展的需要,构建互利共赢的贸易伙伴关系。
  同时,商务部将聚焦加工贸易,围绕“提档升级”和“梯度转移”两个关键词,着力优化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落实好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各项政策举措,促进保税维修等新业态规范健康发展,也推动新一批的保税维修试点项目落地,用好加工贸易线上对接平台,加强产业交流合作,高质量培育梯度转移的承接载体。
  在贸易数字化方面,商务部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上海自贸试验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平台,以及在北京、重庆、深圳等地的试点项目,加快推广应用电子贸易单据。在后续的自贸协定谈判中,也将积极推动纳入无纸贸易和电子贸易单据的相关条款。
  在贸易绿色发展方面,商务部将积极引导外贸供应链绿色低碳协同转型,建设贸易绿色发展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研发各类绿色低碳产品,巩固提升优势产品出口竞争力,支持绿色船舶开拓国际市场,拓展绿色领域的国际经贸合作。
  (摘编自《海关总署、商务部详解2024年外贸形势:前两月创历史同期新高正抓紧研究新一轮稳外贸政策措施》)
  材料二:
  近年来,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在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关注的焦点,绿色贸易成为广泛讨论的议题。2023年底,在阿联酋举行的《联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24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出口6.61万亿元,创历史同期的新高,但要推动外贸质升量稳,还需要培育新动能、拓展新增长点。
  B. 在坚持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指引下,我们可以结合各国产业发展的需要,深化与贸易伙伴的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贸易伙伴关系。
  C. 无论是商务部的积极引导还是在阿联酋举行的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都体现出人类对绿色贸易发展和气候政策的关系的重视。
  D. 我们要降低绿色产品的准入成本和增强市场竞争力,加速绿色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同时也应与其他国家加强科研合作与技术交流。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用具体、精准的数据证明了我国对外贸易在2024年稳健开局,并在前两个月创下历史新高的可喜业绩。
  B. 材料二按照由总到分的思路,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推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迈出坚实步伐的具体措施。
  C. 两则材料都全面论述了发展对外贸易的措施,但材料二比材料一的内容更具体,论述内容涉及范围更加宽泛。
  D. 两则材料都是先指出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及条件,然后再论述如何更好地促进对外贸易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近年来,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B.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保护自然。
  C. 气候资源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提供的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对农业生产类型、种植制度、布局结构、生产潜力、发展远景等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D. 2019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生成个数为29个,其中6个登陆中国;超强台风“利奇马”为1949年以来登陆中国的第五强台风,且登陆后移动缓慢、陆上滞留时间长,风雨强度大、影响范围广。
  4. 发展“绿色贸易”有哪些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4分)
  5.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请对下面的图表进行解读。(6分)
  2024年前两个月我国与贸易伙伴贸易总值情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春蚕(节选)
  茅盾
  “宝宝”都上山了(指蚕爬上稻草杆子,准备吐丝结茧),老通宝他们还是捏着一把汗。他们钱都花光了,精力也绞尽了,可是有没有报酬呢,到此时还没有把握。虽则如此,他们还是硬着头皮去干。“山棚”下爇了火,老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