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900字。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主题:咏物言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①。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①山楹:指山间的房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描述了炎热未消的时节,为使林壑清爽,习习凉风飘然而起。
B.诗人希望风驱散烟雾,使自己能够寻访涧底的人家,看见山间的房屋。
C.颈联写风虽然来去无痕,但一起一息仿佛都发自内心真情,合人心意。
D.尾联写日落西山、万籁俱寂之时,风仍然不止息,吹响松涛,予人欢乐。
2.后人赞此诗“有情”,请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有情”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李白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两句运用记叙、描写和议论,勾勒出一幅“花面交相映”的美丽图景。
B.海石榴不管是外形还是内在品质都可称得上是世间珍品,鲁女是喜欢它的。
C.第五六句从侧面描写海石榴,表达出诗人对海石榴的喜爱,特别是出于对鲁女的爱恋。
D.诗歌以诗人伸长脖子痴痴望着鲁女的“金扉”作结,卒章显志,富有韵味。
4.有人认为此诗主要是咏海石榴,也有人认为主要是赞鲁女,你赞同哪一种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问菊①
潇湘妃子(林黛玉)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注】①《问菊》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黛玉问“众人”,“众人”却无一人知道秋在哪里?起笔即不凡,见花又见人。
B.“负手”,写出了“访菊”之人的闲适;“喃喃”二字,则是“叩问”的细节描摹。
C.颈联“圃露庭霜”描绘园圃露水冷清,庭院寒霜凝降,透着一种清新悠然之美。
D.全诗采用“问”的口气,一方面与诗的标题紧扣,另一方面使诗有一种含蓄之韵味。
6.《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新”在何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小题。
定风波•红梅①
苏轼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②不知梅格在,吟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